144章 中式教育的扶苏 (第2/3页)
公子何出此言?祖宗之法..."
"学生并非否定周礼。"扶苏取出一卷绢布,上面并列写着新旧礼制对比,"只是想到方先生曾言'制度当随世变'。譬如这祭祀规格,可否按功绩而非血统来定?"
老儒生盯着绢布上密密麻麻的批注,一时语塞。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扶苏对于他的父亲,嬴政,也逐渐的多了几分理解,现在时不时的有问题,就会去找嬴政问个明白。
这一天的晚上,章台宫的青铜灯盏将殿内照得通明。嬴政正在批阅南征军报,忽听殿外侍从禀报:"陛下,扶苏公子求见。"
"进。"嬴政头也不抬,朱笔在竹简上勾画。
扶苏稳步入内,衣袂带起细微的风。他行礼的姿势比从前少了几分刻板,多了几分从容:"儿臣拜见父皇。"
嬴政这才搁下笔,抬眼打量儿子。他注意到扶苏的指尖有墨渍,袖口还沾着些泥土。
"何事?"
"儿臣今日与方先生讨论治国之策,先生提到'攘外必先安内'。"扶苏的声音平稳而清晰,"但儿臣读《兵法》,见'攻其无备,出其不意'之语,心中困惑,特来请教父皇。"
嬴政的手指在案几上轻轻敲击了两下。这个曾经唯唯诺诺的儿子,如今竟能提出如此有见地的问题。他指了指身旁的席位:"详细说说你的困惑。"
扶苏跪坐于席,腰背挺得笔直:"方先生认为,当先安定国内民生,再图对外扩张。但兵法讲究战机稍纵即逝,儿臣担心若过分强调安内,会错失良机。"
嬴政没有立即回答。他起身走向殿侧的兵器架,取下一张弓和两支箭。将一支箭递给扶苏:"试试。"
扶苏茫然接过,但还是依言拉弓搭箭。弓弦绷紧时,嬴政突然开口:"若此时有人从背后推你,会如何?"
"这..."扶苏的箭脱手而出,斜斜地钉在殿柱上。
嬴政又递来第二支箭:"现在,先站稳脚跟。"
这次扶苏先调整姿势,双脚稳稳踩地,才引弓射箭。箭矢破空,正中殿外悬挂的铜锣,发出"铛"的一声清响。
"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