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年代文里的炮灰路人甲(15) (第1/3页)
这年头查人不像后世法制健全的时候,需要有严格的程序,拿到各种文件才能上门去查,现在,“群众举报”、“掌握了一定证据”…随便哪个理由都足以让人光明正大的上门去查。
贺父贺母还沉浸在痛失两子的悲痛之中,就迎来了调查组,看到调查组展示给他们的证据——那些从宋珍珍处搜查出来的贺俊伟和贺俊宇兄弟俩送给她的东西,金镯子、金项链、珍珠、玉石、名牌手表,老两口脸色灰败。
他们心里清楚,这回,贺家彻底完了。
贺家并没有什么家底,这些东西,都是别人送的。而当年送他们这些东西的人,早都已经收拾家当出国了。
贺父贺母被隔离审查,有关方面要求他们交代清楚这些东西的来源,他们还开始查贺俊伟年纪轻轻就当上公安分局局长,这其中是否存在违规操作。
陈康宁通过滚滚看到这些的时候,简直要冷笑了,这事情就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如果没有违规操作,以贺俊伟那当了几年侦察兵、连长转业的资历,最多在公安局当个科室负责人,想当局长?做梦呐!她爸上过战场,打过鬼子,也不过是个普通工人而已。
现在事情闹到这个地步了才开始查,早干什么去了?
但不管怎么说,开始查总比不查要好。
而且,这个调查没有持续多久,贺父很快就把事情交代清楚了。
他当年打仗的时候认识了一位资本家,家里这些不合时宜的东西都是那位送的,后来那位举家出国,俩人没再联系过。他跟调查组说:“我本来打算找机会将这些东西上交国家,没想到家里的两个不孝子将东西拿出来追女同志去了。”
贺父故作轻松,想尽量展示自己的问心无愧,毫不心虚,想尽量表明儿子的行为和他毫无关系,但是调查组对此不置一词。
“打算找机会”?要不是暴露了,这个机会恐怕是永远也找不到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