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大明:七岁熊孩子,老朱求我登基 > 第四百五十七章 教皇的反应

第四百五十七章 教皇的反应

    第四百五十七章 教皇的反应 (第1/3页)

    朱雄英站在广场中央,目光坚定地看着众人:“诸位要记住,文化同化并非要消灭当地的文化;

    而是要以中原文化为核心,融合当地的优秀习俗,形成一种新的、属于大明的文化体系。

    在这个过程中,你们要尊重当地百姓的信仰与传统,耐心沟通,循序渐进,切不可急于求成、强行推广。

    三年的时间虽然短暂,但只要你们用心去做,定能在中亚播下大明文化的种子,为后世的长治久安打下坚实的基础。”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朝廷会成为你们坚强的后盾,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及时上报,朝廷定会全力支持。

    三年之后,若你们愿意返回中原,朝廷会为你们安排合适的官职;

    若你们愿意留在中亚,朝廷也会给予你们更高的待遇与更大的权力。

    希望你们不负朝廷的重托,不负百姓的期望,在中亚这片土地上,书写属于你们的辉煌篇章!”

    朱雄英的话语铿锵有力,充满了对众人的信任与期望。

    广场上的人才们深受鼓舞,纷纷高声喊道:“定不负殿下重托,为大明效力!”

    说完后,这才举杯将自己手中的美酒一饮而尽。

    翌日,这些人才便从皇城外的火车站登上前往中亚行省的火车。

    与此同时,与这些人才共同前往的还有皇孙朱雄英给朱棣的一份旨意。

    旨意很简单,那就是要求燕王朱棣暂时留守中亚行省坐镇。

    自己这边则是会派遣其他人人马前往,将那些思乡心切的将士们替换回来。

    而这些新被派遣过去的将士们,则是需要朱棣亲自统帅。

    使用暴力的手段将中亚行省的旧统治思想废除掉。

    只有这样,皇家学院分院才能够在那边推广下去。

    ……

    另一边,远在西洋之外的蓝玉,日子则比朱棣舒服很多。

    自从在西洋推行种姓制度以来,新的利益团体虽已初具规模。

    这些人也成为了大明在西洋统治的重要助力,主动承担起维持当地秩序的责任。

    可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棘手的问题逐渐凸显。

    逃往神圣罗马帝国的基督教徒数量与日俱增,而神圣罗马帝国背后的教皇。

    俨然成为了大明在西洋进一步巩固统治的最大障碍。

    副将王宇快步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