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惊艳到文学少女了 (第3/3页)
与女友殉情的少爷,但听得多了,心里难免泛起一丝疑虑。
她晃了晃脑袋,抛开杂念,继续沉浸在书中世界。
苑田离世后,他的友人计划为其撰写自传并在杂志连载。
为探寻苑田生命最后阶段的真相,友人逐字研读了诗集《复苏》。
诗中详尽记录了第二次殉情的经过:苑田与酒家女朱子在小舟上一同服下毒药,朱子殉情前用剃刀剪去长发,只因苑田始终在她身上寻觅另一个女人的影子。
友人推测,朱子此举是想将自己扮成短发文绪的模样。
文绪是苑田的首位殉情对象,她出身名门,因深受苑田诗歌的触动而主动与其交往。
然而,文绪银行家出身的父母坚决反对她与已婚诗人相恋,最终两人选择以殉情结束这段不被祝福的感情。
上杉凛继续阅读,眉头渐渐皱起,陷入深深思索,至此,她才恍然发觉这竟是一部推理小说。
落魄歌人和爱慕者接连自杀,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真相?
她一口气读完余下内容,整个人仿若还沉浸在故事中,神情恍惚。
顾不上平日的矜持,上杉凛一把抓住凉宫佑的肩膀,语气中满是意犹未尽:
“这真的是我读过最惊艳的推理小说!潮湿阴冷的死亡氛围,纠葛不清的情欲描写……简直太棒了!”
她从未想过,推理小说竟能如此精彩。
事实上,真相早已藏在文中这句话里:
【如果啄木只凭想象来歌咏赤贫生活;如果芭蕉没有实际去旅行便产生俳句;又如果茂吉未遭逢丧母之痛而靠想象歌咏出‘吾母逝矣’,则后世的评价必与现今所见者不同。】
这充满文学底蕴的语句,正是整个案件的作案动机。
原来,苑田为了成就自己的作品,精心策划并自导自演了两场殉情案,不读到最后,谁又能想到故事的主人公会是凶手呢!
被突然叫醒的凉宫佑打了个哈欠,脑袋昏沉。
上杉凛将稿子紧紧搂在怀中,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全然不顾少女的矜持,向凉宫佑撒娇道:“哥哥,还有吗?我还想看!求你了,一定要再给我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