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皖东人家 > 第二十二章 抗旱

第二十二章 抗旱

    第二十二章 抗旱 (第3/3页)

正是他表现自己的好机会。

    旱地改种水稻工作开始的第一天上午,彩云他们正在砍割玉米秧,她抬头看见不远处有两人正朝这里走来,王红兵扛着一把铁锹前去迎接,便对身旁的刘大嘴说:“你看,王红兵把大队和公社的领导也请来了。”

    刘大嘴问:“你怎么知道的?”

    “你没看那两人,一人手叉腰,一人挎着包,这不是明摆着的吗?”

    “都说‘公社干部挎背包,大队干部手叉腰,生产队长扛把锹’,今天还真都验证了。”

    王红兵把大队杨书记和公社周书记都请来,让领导们现场观看他是如何带领大家,把那些旱地改种水稻的。

    他选择了一块玉米地作为现场观摩的试验田。从砍割玉米秧到耕地、灌水、栽秧一气呵成。领导们来时看见的玉米地,离开时,就变成了栽满秧苗的水稻田,受到大队和公社领导的表扬,称他带了一个好头。

    翌日早晨,公社广播站播出了王家峪生产队队长王红兵,带领全队社员大力推进旱地改种水稻的先进事迹,号召各生产队向他们学习,迅速掀起旱地改种水稻的新高潮。

    一些原本处在犹豫、观望的生产队立即跟风响应,纷纷将旱地改种水稻。

    但天公不作美,从五月至八月,出现了百日干旱,特别是七、八月份,太阳像个泼了油的火球,火辣辣的悬在天空,向外散发着灼灼火气。

    稻田中的水分逐渐被蒸发干,只在一些低洼处还有一点点热水,小鱼小虾也被迫聚集到这里受煎熬。

    虽然社员们抗旱救灾的热情很高,但由于大部分旱地改种水稻,终因僧多粥少,周边的池塘干涸,水源枯竭,抗旱救灾工作陷入了困境。

    急功近利的王红兵无计可施,他把死马当做活马医,将抗旱任务分解到各家各户。

    这一措施,使全员成为抗旱救灾的责任者和决策者。

    有的拉着板车到十几里以外的洪泽水库去拉水;有的就地打井取地下水;有的采取有保有舍的举措,重点保障正在抽穗扬花、灌浆的水稻;有的采取日落后用水瓢在旱粮作物根部浇水等节水措施,使得部分水稻恢复到正常状态。

    一些高处无法改种水稻的旱作物也出现良好长势,抗旱救灾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公社知道后,认为这种做法是典型的 “倒退”行为,与县里推行的河网化水利建设唱对台戏,是一种破坏***、破坏人民公社的行为,要求大队严肃处理。

    各家各户挖的抗旱水井被公社点名批评为“夫妻井”,全部填埋,各路大仙的抗旱高招全被否定,抗旱救灾重新回归大呼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