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工作组 (第2/3页)
了以后再收回。”
“这样不好,你让他麻个都搬走。”
“我说没有用,还是您跟他说吧。”
“好吧。”
晚饭是碎米稀饭,因为有李组长在,彩云在稀饭里放了些山芋干,还做了一些玉米粑粑,锅台上有一个小碗,里面放了一些酱菜。
彩云对李组长说:“我们家就这条件,没什么好吃的,委屈您了。”
李组长道:“这是哪里话?我也是农村人,也过过这种苦日子。”
晚饭后,李组长和彩云聊得很晚,得知老陈家祖上几辈子都是穷人家,已去世的陈发财和其父母都为新四军和解放军做过事,彩云的父母均被日本鬼子杀害,自己成为孤儿,随乡亲们逃难到这里,她觉得彩云这一家政治上可靠,这个运动根子选得好。
第二天,王红兵按李组长的要求,派人把送去的桌子和板凳全部搬走,并找到吴组长,反映了张彩云搞投机倒把的问题,认为工作组住她家不合适。
工作组经调查研究认为,张彩云卖粮给国家应该鼓励,在集市卖的菜是自家自留地种的,咸鱼是儿子玉强抓的活鱼腌制的,鸡是自家养的,其行为应认定为正当的集市贸易行为,不属于投机倒把,决定李组长继续住彩云家。
李组长带着两位同事和彩云一起,在堂屋北墙正中垒砌两个土坯长台,用一些木材下脚料钉了一个长板条,搭在上面,成了一个简易的长条案,可以放一些小物件。
彩云觉得李组长住的小房间光线太暗,又请他们在北墙开了个窗户。
从这天开始,李志彤和其他两位队员一起,白天参加队里的劳动,晚上进行扎根串连、访贫问苦。
彩云觉得李组长住这儿,家里没有桌子很不方便,便找到发福,让他给打了一个小方桌子。
几天后,彩云得知,王家峪“四清”工作组一共二十八人,组长姓吴,大家称他吴组长,是外县一名副局长,四十五岁,长得很精神,上次到彩云家来过一次,李副组长是本县一名公社副书记,四十二岁。
王家峪大队有十一个生产队,人口1422人,王家峪生产队有四十六户人家,218人,是全大队比较大的生产队。在这十一个生产队中,这里地理位置居中,且地势高,每年发大水时,这里都比较安全,所以,大队部、小学和代销店均设在这里,代销店就在后头户西侧靠近小学的地方。
一天晚上,生产队召开全体社员大会,工作组的组长、副组长以及驻队的另两位同志均参加了会议。
会议由李组长主持,工作组的两名同志,带领大家学习了“四清”运动的“前十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