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雪中送炭 (第3/3页)
“打罩”。
突然,玉强感到有鱼“打罩”,立即将手伸进罩里,像变戏法一样,一条二斤多重的混子被拿出水面,晚上可以美餐一顿了。
正当大家兴高采烈之际,晴朗的天气忽然变卦,黑压压的乌云从东北天空滚滚而来,越压越低,雷鸣闪电就像炸药包在头顶、眼前爆炸,声音震耳,光亮刺眼,刹那间,狂风大作,乌云布满了天空,紧接着豆粒大的雨点从空中砸下来。
罩手们立即撤退,玉强拿起那条混子回到了家中。
雨越下越大,汇成一条条细流,雨点砸起一朵朵晶莹的水花,溅起一层白蒙蒙的水雾。
大雨下了一天一夜,第二天早上,雨已经停了,彩云的房子还在不停地漏雨,天空仍然是阴云密布,随时都有下雨的可能。
玉强喊上玉军,带着两个自制的三角渔网去捕鱼。大雨过后是捕鱼的好机会,玉强觉得这个时候捕鱼别有一番趣味
每逢大雨到来时,就会有许多流水灌入水塘中,当水塘被灌满外溢时,长期困在里面的鱼就会乘机逃跑,进入秧田或水沟。
雨后,到处都有流水,在高度落差较大的地方,就会发出类似瀑布的流水声,其中往往会伴有令玉强兴奋的特殊响声,这就是低处水中的鱼,逆水而上时发出的噼噼啪啪的响声。
听到这种响声,玉强就知道这里有鱼,除了那些逆水上蹿的鱼以外,还有一些鱼在低处逆水游动。
但这种情况下,徒手捕捉难度很大,只要你一接近它们,就跑得无影无踪。
对此,玉强制作了一种小型多用途的渔网。他先编织一个网兜,网口用麻绳串起来,再用两根长短一样的木棍,制成一个带有网兜的等腰三角形渔网,玉强称之为三角渔网
玉强把这个渔网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既当截网用,又当推网、拉网和扒网用。
今天,玉强就要把它当作推网和截网用,他和玉军来到大塘东侧的水沟,这个水沟在大塘向南约五十米处,有一个约一尺五的高度落差,玉强走近这里,从流水的声音,就判定这里有鱼。
“哥,快来看!”
跑在前面的玉军看见这里的水流很急,有几个鲫鱼,正从下游顶着水流使劲地向上蹿。
“我知道,肯定有鱼,你先躲远一点,不要惊动它们!”
俩人站在一旁,看见这几个鲫鱼,蹿到一定的高度就摔下来,但它们不甘心,继续向上冲。
“真好玩,它们好像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做人也应这样,要有这种顽强不息的精神!”
玉强拿着渔网从水沟下游向目标方向推进,玉军下水去抓,这几个鲫鱼立即顺着水流向下游去,结果都被玉强用渔网抓住。
接着,他把渔网的底部木棍埋在水位落差的高处,让网兜下垂,在下面用一个带叉的树枝支撑住,并固定好,使上游的水都要通过这个网流到下面去,这样,从此通过的鱼,都将落网。
到了午后,空中乌云滚滚,电闪雷鸣,闪电一个比一个疾,雷声一声比一声响,瓢泼大雨再次来袭,地上的水越聚越多,汇合成一条条小溪。
大雨持续下了四天三夜,洪水漫过北河和南河两岸河堤,整个大地一片汪洋,许多村庄都被洪水包围,只有王家峪村,由于地势较高,洪水离村庄相对远一些。
王红兵带着全大队的民兵日夜坚守在北河湾的河堤上,玉强和玉兰已经两夜没合眼了。只是白天水势不太急时,回去休息一会,夜间一点都不敢怠慢,即使情况不是很危急,也要提着马灯和村民们一起进行巡逻,一旦发现哪里有水漫过或河堤出现裂缝以及土体滑落等迹象时,人们就会蜂拥而上,死守河堤安全。
正是由于干群齐心协力,洪水过后,整个河堤安然无恙。
几天后,洪水逐渐退去,但庄稼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特别是秧苗遭受重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