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裁决殿内闻惊雷,道妃一怒欲杀人 (第3/3页)
她将替陛下“杀戮”,当成自己,无上的荣耀。
她以为,自己是陛下手中,最锋利,最特别的那把“刀”。
可直到今天,她才,血淋淋地,认清了一个,残酷的现实。
她和徐谓熊,和赵念慈,和这后宫里,所有的女人,没有任何区别。
她们,都只是,陛下为了排遣无聊,而豢养的,玩具。
仅此而已。
“娘娘,您……您没事吧?”
司马懿看着她那失魂落魄的样子,小心翼翼地,问道。
他的心里,也是,掀起了滔天巨浪。
他知道,陛下让他传的这句话,有多么的,诛心。
这简直就是,将叶红鱼这个狂信徒的,所有信仰,都按在地上,狠狠地,碾碎!
他甚至,已经做好了,叶红鱼会彻底发疯,不顾一切,对他出手的心里准备。
然而,叶红鱼的反应,却出乎了他的意料。
她没有发疯。
她只是,呆呆地,站在那里。
过了很久,很久。
她突然,低声地,笑了起来。
“呵呵……呵呵呵呵……”
那笑声,一开始,还很低沉。
到后来,却越来越大,越来越,疯狂!
“哈哈哈哈!游戏?玩具?”
“原来,是这样……原来,是这样啊!”
“我懂了……我终于,彻底地,懂了!”
她的眼中,没有了愤怒,没有了嫉妒,也没有了,那近乎于病态的,狂热。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冰冷的,平静。
那是一种,在彻底的绝望之后,所诞生的,大恐怖,大寂灭!
她看着司马懿,那双血色的眸子里,闪烁着,让司马懿都感到,心底发寒的,诡异光芒。
“司马懿。”
“奴才在。”
“你回去,告诉陛下。”
“就说,他的这出戏,臣妾,演了。”
“而且,臣妾,一定会,用尽全力,将它,演得,更加精彩。”
“精彩到,让他,永远都,不会感到,无聊。”
说完,她转过身,一步一步地,重新,走回了血池。
“当啷”一声。
那把被她,紧紧握在手里的,绣春刀,掉在了地上。
她没有再看那把刀一眼。
她只是,缓缓地,再次,坐回了,那翻腾的,血池之中。
然后,她闭上了眼睛。
这一刻,她的身上,再也,感觉不到,任何一丝一毫的,杀气。
她就像一块,石头。
一块,沉入了,无尽血海之中的,冰冷的,顽石。
司马懿看着她这个样子,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自己的脚底板,直冲天灵盖。
他知道,叶红鱼,没有废。
她,只是,进化了。
从一把,锋利,却容易被看穿的,直刀。
进化成了一把,藏在鞘中,看似无害,却随时可能,在最意想不到的时刻,发出,致命一击的,毒刃!
这个女人,比以前,要可怕,一百倍!
“我们走。”
司马懿不敢再多待,他带着手下的锦衣卫,悄无声息地,退出了裁决殿。
……
甘露殿。
李璘听完司马懿的汇报,脸上露出了一个,极其满意的笑容。
“哦?道心没碎,反而,进化了?”
“有意思,太有意思了!朕就知道,这个女人,没那么容易,被玩坏!”
“从一个狂信徒,变成一个,隐藏得更深的,愉悦犯?她想,用更精彩的‘表演’,来取悦朕?”
“好啊!太好了!朕,就喜欢,这种,有上进心的,玩具!”
李璘感觉,自己那因为,刚刚发现“新剧本”而兴奋的心情,再次,被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
他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看到,叶红鱼这个“新形态”的玩具,和徐谓熊那个,工于心计的玩具,以及,南宫仆射那个,隐忍待发的玩具,还有,赵琉璃那个,正在被锻造成型的玩具,她们之间,会碰撞出,怎样绚烂的,血之花了!
“司马懿。”
“奴才在。”
“传朕旨意。”李璘的脸上,露出了一个,恶魔般的笑容。
“从明日起,后宫所有妃嫔,每日清晨,都必须,前往永安宫,向慈妃娘娘,请安。”
“什么?!”司马懿听到这话,惊得,差点把自己的舌头,给咬掉。
让所有妃嫔,去给那个,怀了龙种的,亡国公主,请安?
这……
这已经不是,火上浇油了!
这简直就是,直接,往火药桶里,扔了一个,点燃的,太阳啊!
陛下,这是嫌,后宫还不够乱吗?!
“怎么?你有意见?”李璘的目光,落在了他的脸上。
“奴……奴才不敢!”司马懿吓得,立刻跪在了地上。
“那就去办。”李璘挥了挥手,“朕,有些累了。想早点休息,明天一早,好看戏。”
“是……是,陛下。”
司马懿连滚带爬地,退了出去。
他知道,从明天开始,这大唐的后宫,将不再是,暗流涌动。
而是,真正的,惊涛骇浪!
而他,只需要,搬好小板凳,准备好瓜子,陪着那位,至高无上的,唯一的观众,一起,欣赏这场,由他,亲手导演的,绝世大戏。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
一则由司马懿亲自传达的,陛下的口谕,便如同惊雷一般,在后宫的每一个角落,炸响。
“奉神武天帝陛下旨意:慈妃娘娘近来体弱,圣心甚忧。自今日起,后宫所有妃嫔,无论品阶高低,每日卯时,皆需前往永安宫,向慈妃娘娘晨昏定省,以示关切,不得有误。钦此!”
这道口谕一出,整个后宫,彻底沸腾了!
让她们,所有有名分的妃子,去给一个亡国公主,一个被陛下当成玩偶的“慈妃”,请安?
而且,还是,天天去!
这简直就是,奇耻大辱!
无数自视甚高的妃嫔,在自己的宫里,气得,摔碎了不知多少名贵的瓷器。
但,她们敢不去吗?
她们不敢。
“不得有误”这四个字,再加上,传旨的人,是那个活阎王司马懿。
已经足够,说明一切了。
于是,在卯时到来之前。
一顶顶华丽的轿子,便从后宫的各个角落,向着那座,曾经无人问津的,永安宫,汇集而去。
凤仪宫。
“娘娘,该动身了。”侍女小心翼翼地,提醒着,正在铜镜前,梳妆的徐谓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