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你这师兄的思维速度和高度常人难以企及 (第3/3页)
发觉得要是陆安能够参与到“陆安望远镜”的研制中来,很多技术挑战多半都不会很难。
不过之前陆安表达了自己没那么多时间,黄宗晟也就没有说出口,毕竟钱都是他掏腰包了。
而且,黄宗晟已经知道陆安搞定了纳维-斯托克斯方程问题,这会儿好多工程项目、一系列行业的国家级项目工程单位都等着陆安开发星流工具。
偏偏到现在为止,陆安的论文至今都没有一个人看懂。
黄宗晟也早就看过了论文,但没看懂。
这会儿无论是搞理论物理的,还是搞数学的,陆安那篇论文搞得他们直抓狂。
现阶段,星流工具只能依赖陆安一个人能开发,确实没有太多的时间,那些项目工程单位都是在线等,一个比一个急。
若能早点用上这套工具,就能节省数十亿甚至上百亿的投入预算,还有数年甚至十数年的时间成本。
所以大家都在等,宁愿多等个两三年都行。
大约五分钟后,结束了视讯连线。
陆安坐在屏幕前思考了一阵,然后就开始拿笔在手稿上写了起来。
孟秋颜不打扰他,自个儿离开了房间。
二十分钟后,陆安在四页A4纸上写下了陆安望远镜所需材料工艺、精密制造、低温工程、在轨部署这四大核心环节的理论精髓。
他自己没有太多的时间精力,那就把方向给指明了。
陆安写完再重头扫了一遍,确认没什么问题,然后将这四页手稿内容传真给了黄宗晟。
一个普通科学家可能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但陆安能够在一个下午茶的时间内梳理核心问题,并提供具体的可靠思路。
……
“老师,这是陆师兄发来的传真资料。”黄宗晟的一位学生助理拿着四页手稿文件过来,将之交给了他。
听到是陆安发来的手稿,黄宗晟立刻放下手头的事情,把手稿接过来,戴上眼镜开始仔细阅览。
这位学生很快就看到自己的导师变得愈发振奋,忍不住好奇问道:“老师,陆师兄写的是什么,让您这么兴奋?”
他刚刚自己也看了看,但看第一页就被复杂的公式和理论给劝退了。
里面的单个文字和符号,单个拎出来他都能看得懂,连在一起就看不懂了。
末了,黄宗晟摘下了眼镜,他对这四页内容视若珍宝,振奋至极地道:“妙啊!真是太妙了!”
黄宗晟转头看向站在一边的学生,说道:“你师兄发过来的这四页手稿,足以成为我国研制空间望远镜的基石,尤其是低温工程、材料工艺等,是从无到有的提出了技术理论。”
“你这位师兄的思维速度和高度,当真是常人难以企及,不仅在于他的理论有足够的深度,更在于他对问题关键的精准把握。”
站在旁边的这位学生大受震撼道:“只是四页手稿,有这么离谱的嘛?”
黄宗晟瞅了眼手里的四页纸,稍作思量缓缓说道:“二十分钟前才跟他结束远程连线,这四页手稿应该是他在二十分钟内写出来的,就这里面的内容,足够我们这些平庸学者研究几年甚至几十年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