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求而不得,封锁打压 (第2/3页)
控旗下的产品在技术上不依赖欧镁。以该公司的人形机器人为例,它从最底层的材料、芯片、架构,到上层的软件、算法,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高度垂直整合生态。”
与会的一位财团大鳄接话:“什么意思?这不是用到了芯片吗?那就从芯片着手,限制芯片供应。”
科尔顿无奈地说道:“威廉先生,他们的人形机器人采用的芯片并非最高端的芯片,而是用的28纳米工艺制程芯片,我们无法通过限制EDA软件、光刻机或高端芯片来扼杀它。”
威廉·伯恩斯顿时疑惑道:“这么先进的机器人不用最先进的芯片也能带得动?”
这个财团大鳄显然在技术上不是很专业,他觉得这么先进的产物,用到的各种技术部件肯定也是最先进的。
科尔顿略微沉默了片刻,想着如何通俗易懂的给这些话事人解释。
过了片刻,组织好了语言的科尔顿旋即说道:“这么说吧,智能手机只有手掌大小,要获得更高的性能,就需要芯片做的更小,在有限的空间尺寸下获得更大的集成能力,所以需要使用到最先进的工艺制程。”
“但他们最小的人形机器人的体积也相当于800到1000部智能手机之和,武装机器人更是可达3000部智能手机之和,巨大的空间资源冗余支撑下,意味着即使不使用工艺制程最先进的芯片也能带得动。”
科尔顿旋即低头看向桌案上的材料,翻阅了几下,抬手战术推镜,接着说道:“报告显示,元界智控旗下的小元机器人搭载的是28纳米工艺制程芯片。”
说到这里,他停顿片刻,环视众人补充道:“先生们,桦国在2015至2016年前后已经掌握了28纳米芯片技术,并且实现了量产成熟。”
中芯国际在2013年左右开始28纳米制程的研发,并于2015年正式宣布28纳米工艺进入量产阶段,成为国内首家实现28纳米芯片量产的晶圆代工厂。
一些关键设备比如光刻机依然需要进口,尚未实现全产业链的自主化。
但这些设备不是最先进的,所以欧镁那边也没什么太大的限制,就算全部禁售,已有的设备仍然可以产出芯片。
此刻,另一位与会者铁青着脸,不甘心地追问道:“那其它零部件呢?那么多零部件,总有一些需要特殊机床、特殊材料吧?总能找到一点吧?”
科尔顿旋即说道:“根据元界智控的官方说法,他们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