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引气凝神,苍梧月照少年心 (第1/3页)
赤阳季的燥热尚未褪尽,苍梧山脉的夜晚却已有了几分凉意。
潇宸的石屋内,没有点灯,唯有窗外透进来的月光,洒在冰冷的石床上,勾勒出少年盘膝而坐的身影。他双目轻阖,呼吸悠长而平稳,每一次吐纳都带着一种奇异的韵律,与窗外的虫鸣、远处的兽吼隐隐相合。
自那日大长老潇玄亲自指点后,已过了半月有余。
这半月里,潇宸几乎断绝了往日所有的嬉闹,每日天未亮便前往演武场,随潇玄修习引气之法,直到月上中天才返回居所,而后继续打坐修炼,几乎将所有醒着的时间都投入到了引气境的修行中。
这般变化,让整个潇氏部族都为之侧目。
曾经那个提着鸟笼、带着一群跟班在族地内游荡,时不时搞些恶作剧的族长之子,如今却成了演武场上最刻苦的身影。许多人不解,甚至有人暗中揣测,是不是族长或大长老对他施了什么压力。
唯有潇宸自己清楚,这并非迫于压力,而是源自内心深处的渴望。
当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天地间那些游离的灵气,感受到它们如涓涓细流般汇入体内,滋养着四肢百骸,带来一种前所未有的充盈感时,潇宸便知道,自己找到了真正能让心跳动的东西。那不是部族内的嬉闹争斗,也不是父辈的庇护带来的安逸,而是这种掌控自身、探索天地奥秘的力量感。
“呼……”
一口浊气从潇宸唇间缓缓吐出,带着些许暗黑色的杂质,在月光下消散无踪。他缓缓睁开眼,眸中闪过一丝莹润的光泽,随即又恢复了平静。
“半个月了,引气入体已日渐纯熟,只是这灵气在体内流转,依旧滞涩得很。”潇宸低声自语,感受着体内那股微弱却真实存在的气流,眉头微蹙。
按照潇玄的教导,引气境的关键,不仅在于“引”,更在于“纳”与“化”。将天地灵气引入体内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将其炼化为本源之气,储存在丹田气海之中,并让其在经脉中畅通无阻地流转,以此淬炼肉身,滋养神魂。
可这看似简单的过程,做起来却远比想象中艰难。
潇宸的悟性确实远超常人,短短几日便彻底掌握了感应灵气的诀窍,甚至能分辨出不同属性的灵气——譬如山林间草木散发的木属灵气,带着勃勃生机;岩缝中渗出的土属灵气,厚重沉稳;而月光下的灵气,则偏于阴柔清冽,最易安抚心神。
但“纳气”与“化气”,却成了他眼下最大的阻碍。
那些涌入体内的灵气,如同一群桀骜不驯的野马,四处冲撞,难以驯服。尤其是不同属性的灵气相遇时,还会相互排斥,让他的经脉隐隐作痛。往往打坐一个时辰,能真正炼化储存在丹田的灵气,不过十之一二。
“大长老说,‘引气如牧牛,需以意御之,以心驯之,躁则乱,急则溃’……是我太过心急了么?”潇宸抬手按在小腹丹田处,那里空空如也,只有一股若有若无的暖意,那便是他半月来辛苦炼化的本源灵气。
与族中那些早已踏入引气境的少年相比,他的进度实在算不得快。就拿被他赢了墨麟豹幼崽的潇虎来说,据说潇虎在引气境时,不过十日便能将灵气稳稳锁在丹田,一月之内便已能让灵气在手臂经脉中粗浅流转,挥拳时隐隐带了几分灵气加持的力道。
“罢了,修行本就不是一蹴而就之事。”潇宸轻轻吐了口气,压下心中的急躁。他想起潇玄书房里那些残破古籍上的只言片语,似乎提到过“大道无捷径,跬步以至千里”,当时只当是寻常说教,此刻想来,却别有一番深意。
他重新闭上眼,不再刻意追求炼化的速度,而是将心神完全沉浸在呼吸的韵律中。他想象自己的意识化作一片广阔的草原,那些涌入体内的灵气便是奔逃的野马,他不追不赶,只是静静矗立,感受着它们的躁动、它们的方向、它们的本质。
木之灵,活泼而坚韧,喜循经脉末梢游走;土之灵,厚重而迟滞,多沉于脏腑之间;月之灵,清冷而灵动,最易渗入骨髓……
渐渐地,潇宸的意识仿佛与这些灵气融为了一体,他能“看”到它们的颜色,“听”到它们的嗡鸣,甚至能“触摸”到它们流动时的轨迹。当他不再以“掌控者”的姿态去强行约束,那些原本躁动的灵气,竟慢慢变得温顺了些。
木之灵顺着他的意念,缓缓流向四肢百骸,滋养着因往日嬉闹留下的细微伤痕;土之灵沉向丹田,如同堆积的尘埃,虽缓慢却扎实地积累着;月之灵则渗入骨骼,带来一阵阵清凉的酥麻感,仿佛在洗涤着骨缝中的杂质。
不知不觉间,窗外的月光悄然移动,石屋内的寒意渐浓,东方天际已泛起了一丝鱼肚白。
潇宸猛地睁开眼,眸中闪过一道微光,随即隐去。他长长吐出一口浊气,这口气不再是往日的浑浊,而是带着一丝淡淡的白气,落地时竟让石屋地面的尘土微微颤动了一下。
“这是……”潇宸低头看了看自己的双手,只觉得浑身充满了使不完的力气,思维也比往日更加清晰敏锐,甚至能听到百米外其他石屋传来的细微鼾声。
更重要的是,他能清晰地“感知”到,丹田之内,那股原本若有若无的暖意,此刻竟凝实了少许,如同一颗米粒大小的光点,散发着温和的气息。而四肢的经脉中,还有丝丝缕缕的灵气在缓缓流淌,虽微弱,却顺畅了许多。
“原来如此……”潇宸嘴角勾起一抹笑意,心中豁然开朗。引气之道,不在于“强纳”,而在于“顺应”。顺应灵气的本性,引导它们去往该去的地方,而非以蛮力强行约束。这半月的滞涩,竟是因为他一开始便错了方向。
“大长老怕是早就看出了我的问题,却不点破,非要我自己悟透么?”潇宸想起潇玄平日里那副古井无波的模样,心中不禁多了几分敬佩。这位老者,看似严厉,实则教导之法暗藏深意。
他起身活动了一下筋骨,骨骼发出一连串轻微的“噼啪”声,每一次伸展都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舒展感。他走到石屋门口,推开厚重的木门。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恰好越过苍梧山脉的峰峦,洒在他的脸上,暖洋洋的。清新的空气涌入肺腑,带着草木的清香和湿润的水汽,其中蕴含的灵气远比夜晚浓郁,让他丹田内的那点本源灵气都微微跳动起来。
“宸哥!”
一个清脆的声音传来,只见小石头背着一个竹篓,气喘吁吁地跑了过来,竹篓里装着一些刚采摘的野果,还带着晨露。
“小石头,这么早?”潇宸笑着打招呼。这半月来,小石头几乎每天都会送来一些吃的,有时是野果,有时是他自己做的烤肉,从未间断。
“嘿嘿,看宸哥最近修炼辛苦,我去后山摘了些‘朱果’,听说这个能补气血呢。”小石头献宝似的把竹篓递过来,脸上沾着泥土,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