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014章毛顺生打工没有回来 (第1/3页)
第 014章毛顺生打工没有回来
韶起风寒别麓园,一肩家计赴湘川。六年踪迹倚门看。
负笈从军祈转运,牵肠尺素寄天难。迢迢千里隔烽烟。
浣溪沙・远征
听着夏草慢悠悠地剖析毛顺生 1887年外出打工的四大可能性,董醉捻着下巴上几根稀疏的胡须,连连点头;一旁的村愚更是听得眼睛发亮,仿佛茅塞顿开般拍了下大腿:“有道理!这分析跟剥洋葱似的,一层比一层透亮!”
夏草却话锋一转,指尖在脑袋瓜上轻轻敲着:“不过话说回来,既然有四大合情合理的外出动机,那为何又流传着毛顺生外出打工、当兵是为了逃避债务的说法?老话讲无风不起浪,这说法恐怕跟他在外打工和当兵时的实际状况脱不了干系。”
“哎我说你这后生怎么回事?”村愚最先沉不住气,黝黑的脸膛涨得通红,“一会儿说不是逃债,一会儿又说无风不起浪,这不是拿我们老哥俩寻开心吗?”
董醉也跟着皱起眉头:“就是啊!我看过的那些材料,十有八九都说是逃债。先前听着你说的还挺顺理成章,觉得毛顺生是个敢扛事的汉子——你想啊,欠了债不躲不藏,反倒出去挣钱,多有担当!可你现在这么一说,倒让我犯迷糊了,你到底站在哪头?”
夏草被两人连珠炮似的质问逗笑了,露出一口白牙:“诸位别急,听我慢慢说。有材料记载,毛顺生外出打工,先到了 45公里外的湘潭县城,后来又去了 90公里外的长沙投了湘军,部队后来还换防到江浙一带,离韶山冲足有 800多公里。直到 1893年初,当了六年兵的他才退伍回了家。”
“这跟逃债有啥关系?性质不还是一样吗?”董醉把烟杆往腰里一别,满脸不忿地念叨。
村愚也跟着帮腔,脖子伸得像只老鹅:“对对对!距离远近能改变啥?”
夏草无奈地摊摊手,只好耐心解释:“关键不在距离,而在这‘逃债’说法的来龙去脉。”
“还有来龙去脉?我看你是又要编一套歪理邪说!”两人几乎异口同声,眼里满是不信任。
“绝非歪理,是得从根上捋捋。”夏草收起笑容,神色变得郑重,“首先得看看毛顺生出门时的家境,再琢磨他打工和当兵时的实际处境。那时候家里债台高筑,就盼着能赶紧挣钱还债。养孩子更是难上加难——那会儿的娃,甭管大病小病,没钱医治就可能没了。当妻子再次怀上娃时,毛顺生脑子里头一个念头就是: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