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014章毛顺生打工没有回来 (第3/3页)
生吧,头一回出门,听人说顺着大路走能到湘潭,就闷头往前赶。他哪吃过这苦?走着走着,天就黑了,又渴又饿,脚底板磨出了水泡,疼得钻心。据说第二天总算到了县城,整个人累得跟滩泥似的,找了个背风的墙角就蜷着睡着了。”
夏草顿了顿,声音里带着几分怜惜:“十七岁的后生,头一回离乡背井,走了一天一夜,浑身骨头像散了架。在墙角睡了一觉,醒来还得强撑着找活干。可工作活,哪儿那么好找?他跑遍了街头巷尾,腿都遛细了,也没寻着个正经差事。最后跟个流浪汉似的,偶尔找着点零活,挣的钱刚够填填肚子,吃的住的全没着落。就这么混了一个月,毛顺生心里头哇凉哇凉的,兜里比脸都干净,好几次都想掉头回家。”
“打工外出千千万,哪有人生如想象!”董醉是巡视土地,看到的东西实在是太多,看到毛顺生外出打工的情境,就不禁感慨起来:“夏小子,后来呢?”
“对呀,后来怎样?”村愚也问说,虽然他是土地,但是他只是韶山冲的土地,湘潭县城那边,他力在不逮呀。
夏草笑了笑说:“天无绝人之路呀,当毛顺生绝望得想回韶山冲的时候,他听到了袁世凯的湘军正在湘潭县城招兵,实行三包一津贴制度,三包即包吃、包住、包穿。这简直是给毛顺生量身定做的,毛顺生一听就兴奋起来,赶快就跑去报名参军了。头一个月,毛顺生街上当流浪打工人,就怕村里的熟人看到,一怕给家里丢人,二怕让家里担心,所以毛顺生常常是躲着熟人。谁知报名参军,一报名就成功了,毛顺生无论是年岁、长相、个头都很符合当兵的要求,于是,就被收走了。
他穿着军装到街上拼命找熟人捎话回家,结果反而没有找到。第二天开始就进行训练了,这时,毛顺生就出不了军营了。十天半个月后,军队就开拔到90公里外的长沙去了。到了长沙,更找不到熟人了捎话了。几个月后,军队调往离家800多公里外的江浙一带去了,就更捎不了话回来了。
毛顺生小时候只上了两年私塾,识一些基本的字和算术,属于当时乡村中“能识字、会算账”的实用型层次,但是,写信回家报平安,就很困难了。据说毛顺生叫人帮忙写了封信、信封时放了一些纸币往家里寄,结果没有寄到家里。这是毛顺生退伍后回家问家里的。”
董醉笑了笑说:“当时社会,不像现在,邮政快递太难了,县城与县城之间或许有邮政,到乡村基本上就没有了。加上信封里放钱,不等于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复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