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永恒 (第1/3页)
星轨学院的毕业典礼上,林星作为新生代表,站在共生古树延伸出的巨大枝桠搭建的礼台上,望着台下各族年轻的面孔。影叶界的少年们穿着叶脉编织的毕业袍,袖口绣着归墟之壤的星轨纹路;复苏界域的孩童背后生着半透明的光翼,那是星轨碎片与灵体融合的证明;甚至有几个来自铠甲老者界域的孩子,他们的皮肤泛着淡淡的金属光泽,却捧着用幽冥火烘干的花瓣制成的纪念册——那是他们亲手为导师们准备的礼物。
“我们的征途,是星轨未及之处。”林星的声音清亮,带着超越年龄的坚定,“但请记住,探险不是征服,而是倾听。倾听每一片星轨碎片的故事,理解每一种法则的语言,就像归墟之壤教我们的那样。”
话音落下,台下响起各族特有的欢呼:赤羽族的鸣叫声如同火焰燃烧的噼啪声,夜行者的影子在地面组成流动的星图,虚虫族的幼虫们吐出细小的净化丝,在空中织成“平衡”二字的星轨符文。林澈站在人群后方,看着孙女眼中闪烁的光芒,恍惚间看到了五年前的自己——那时他还在为光幕的破碎而焦虑,却未曾想过,归墟之壤会以这样的方式,成为万界的灯塔。
典礼结束后,林星带着毕业生们登上“新归墟号”探险船。这艘船比十年前的初代更加庞大,船身镶嵌着来自失落之叶的核心碎片,能自动解析未知星轨的能量频率。紫瑶为他们系上用幽冥火与共生之丝混合编织的平安结,结扣处的星轨纹路会在遇到危险时亮起;瑶余则将一块记录着所有界域法则的记忆晶核嵌入船舵,“遇到无法理解的法则冲突,就让晶核引导星轨自动缓冲,记住,你们的使命是连接,不是对抗。”
艾琳最后一个登上船舷,她将一枚源初界的星轨信标交给林星:“这是三百年前守护族留下的最后遗物,信标里藏着他们未完成的星轨图。或许,你们能找到他们当年未能抵达的界域。”
当新归墟号的星轨引擎发出嗡鸣,拖着淡紫色的尾焰消失在天际时,林澈收到了来自铠甲老者界域的传讯。传讯的是一位年轻的守护者,他的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激动:“林议长,我们在星球的地心深处,发现了一座星轨枢纽!枢纽里的壁画记录着混沌侵蚀前的历史——原来,我们的先祖曾是万界星轨的编织者之一,只是后来被贪婪蒙蔽了双眼。”
壁画的影像通过星轨通道传至归墟之壤的中央星图。画面上,铠甲老者的先祖们与影叶界的创世先祖并肩而行,用星轨能量编织出横跨星系的通道;他们与源初界的守护族交换法则符文,在幽冥裂隙的位置建立了第一座平衡法则灯塔;甚至有一幅壁画,画着归墟之壤最初的光幕——那时的光幕并非隔绝,而是作为星轨的起点,向万界发出共生的邀请。
“原来我们都曾是星轨的织者。”玄老的声音带着释然,他的幽冥火在星图旁跳动,将壁画的细节映照得更加清晰,“混沌不是天生的敌人,而是失衡的法则。当我们忘记共生的初心,平衡就会化作侵蚀的利器。”
叶岚轻抚着壁画中影叶界的图案,眉心的晶石泛起柔和的绿光:“创世先祖说过,星轨的本质是‘记忆’。每一段星轨通道,都记录着界域间的相遇与理解;每一次法则碰撞,都会在星轨中留下新的纹路。只要这些记忆不消失,平衡就永远有重塑的可能。”
接下来的半年,归墟之壤掀起了研究星轨历史的热潮。各族的学者们组成“星轨溯源队”,沿着新归墟号传回的坐标,在复苏的界域中寻找失落的文明遗迹。他们在一座名为“回声谷”的废墟中,发现了能记录法则声音的“共鸣石”——当赤羽族的火焰靠近,石头会播放出远古炽阳界的能量歌谣;夜行者的影子掠过,石头便响起幽影界的幽冥语祷词。
最惊人的发现来自虚虫族的母巢。母巢意识在净化一片混沌残留时,触碰到了深埋地下的星轨核心碎片。碎片中竟藏着一段来自万年前的意识流:那是一位星轨织者的临终遗言,他说,万界本是同源,混沌是宇宙诞生时的原始能量,平衡法则不是要消灭它,而是要教会所有生灵与它共生——就像归墟之壤的光幕,既阻挡过度的侵蚀,也接纳适度的融合。
“这与铠甲老者的结局呼应了。”林澈将这段意识流录入《星轨法典》的新增卷,“他消散前的能量没有回归混沌,而是融入了归墟之壤的本源晶石,这说明混沌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