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子不类父?爱你老爹,玄武门见! > 第七十八章 大伪

第七十八章 大伪

    第七十八章 大伪 (第2/3页)

时调动了京畿、关中各地铁工坊的农具、菜刀等基本铁具,依然没有把握完全供应需求。

    卓家铁工坊已经转为国业,广求铁工,所有铁工坊也动火冶炼,但要时间来制器。

    “白掌柜。”

    任泉在这寒冬中依然遵循祖制穿着单薄的衣服,提醒道:“朝廷世职百家,别的不提,墨家子弟,卓家国业、孔家国业想必能用得上。”

    铁工好找,良工不好找,辨器、锻铁、淬火、锤工几个方面,没有几年、十几年的上手功夫,是很难到家的。

    而墨家,最擅长的便是手上功夫。

    白雪、孔仅一喜,但又犹豫了,“朝廷征召他们是出仕做官的,还能愿意打铁吗?”

    “如果不愿意,那就不是墨家子弟了,再说了,问问又何妨。”任泉笑道。

    百家出仕,哪家都是一大群人,但世职就一个,是不可能养活那么多人的,以墨家性格,大多人会选择自食其力,凭本事吃饭,在墨家人眼中,并不是贱业,将会是不少人的选择。

    白雪、孔仅颔首,不管成功与否,值得一试。

    察觉到任泉的目光,东郭咸阳两手一摊道:“我那没什么问题。”

    盐这种东西,有粗盐、细盐之分,却没有什么好坏之分,简而言之,挖出来放在那几年、几十年稍加处理仍能食用,东郭家族在齐地盐业深耕细作几百年,存储的盐和未开采的盐多的是,再把话说明白点,东郭家的盐,当然,现今都属于朝廷的盐,哪怕不再开采,大汉几千万百姓十年吃不完。

    “接触些百家人才,也没有什么不好。”

    任泉笑着说道:“如今的我们,可以说是同乘一船,无论以前发生过什么,我还是那句话,天大的事情,端赖我们同舟共济。”

    白雪当然深表赞同地点点头,东郭咸阳、孔仅默了一下,也点了头。

    从帝党到太子党,从家族之业到国业,一时之间,不太习惯。

    楼下隐约传来混乱的声音,是无法承受价格战的长安商人派来捣乱的人。

    东郭咸阳、孔仅这才舒展了眉头,体会到了背靠大树的好处,不无恶趣味道:“白掌柜,请廷尉卿来收拾他们吧。”

    投靠上君,其他好处暂时不提,能驱使张汤一二,东郭咸阳和孔仅是真心觉得不错。

    “使得吗?”白雪迟疑道。

    楼下这群叫嚷着包下卓家铁工坊全部铁具的家伙,显然是群泼皮无赖,何必要动用廷尉署,卓家有的是办法将人解决了。

    大汉商人,哪个都不是善人。

    “白掌柜,我们不一样了,不能像以前那样思考问题。”任泉再次提醒道。

    年龄也好,资历也罢,他和东郭咸阳、孔仅,都算得上白雪的父辈人,时也运也命也,同列就座,甚至白雪的位置隐隐比着他们还高一点,但到底是年纪小,很多道理还不懂。

    卓家什么都好,唯独子孙不兴旺,三代这辈人都要女子挑大梁了。

    转为国业,便是朝廷的人了,位与郡守同,怎能自降身份与泼皮无赖相斗。

    东郭咸阳接言道:“白掌柜,这群泼皮无赖,显然是有人故意派来的,说不定那人,就是对面那家铁工坊的掌柜。”

    一街之隔,是程家铁工坊。

    临邛两大“铁王”,一卓氏,二程氏,不仅从业相同,就连家族起势都很相似。

    程家祖祖辈辈都是冶铁商,具体能追溯多远说不准,但绝对能到战国前期。

    程家祖籍关东,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秦朝官府强制性移民的过程中,以降民的身份从山东迁到四川临邛。

    和大多数移民不同的是,程氏是主动去的临邛,程家看准了这一地区的铁矿和井盐等矿产资源。

    当秦朝组织迁徙时,程氏自愿选择了当时偏远的巴蜀地区。

    程氏来到临邛后,就仿效卓氏冶产之道,开始做冶铸生意,并把制成的铁具偷偷卖给西南夷。

    日积月累,与卓氏一起,把临邛发展成一个冶铁中心,生产规模一再扩大,财富也与卓氏不相上下。

    “寻常百姓不知道国业是怎么回事,但程郑那个老狐狸如何不知道?”

    孔仅也开了口,“我们是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