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子不类父?爱你老爹,玄武门见! > 第九十七章 大义

第九十七章 大义

    第九十七章 大义 (第2/3页)

醒到这种程度?

    “起。”

    上谕下。

    宦官为公孙弘搬来了绣墩,也为张汤搬来了绣墩,三公,有资格与君主坐而论道。

    “丞相突然觐见,是有何事?”

    “回上君,甘泉宫递来了圣意,言及陛下有意南巡,为国、民祈福。”

    “什么路线?”

    “盛唐、九嶷、天柱山、浔阳、枞阳、琅琊、东海。”

    “听上去,很安全。”刘据评价道。

    从长安,出武关,进南阳郡一路南下,入南郡,到江陵,再入江夏郡,顺水而下到浔阳,转入庐江郡至枞阳,之后一路向北至琅琊郡,观东海,再沿着长城驰道、直道返回甘泉宫,全程没有任何武库、粮仓所在,父皇搞事情的可能微乎其微。

    “上君。”

    公孙弘以为刘据没有意识到皇帝南巡的目的,述说道:“陛下身边有奸臣,臣担心陛下受其蛊惑,求神问卜,制造祥瑞,做出无益于大汉的事。”

    儒家的扶龙术,真的没有什么明显缺点,甚至可以称得上皇帝的阳谋。

    祈福、祥瑞,这一套,对愚昧的百姓而言,实在是太好用了。

    一旦让陛下洗去了龙体上的宗亲之血,得到天地苍生的宽恕,会生出许多意料之外的麻烦。

    别看上君如今军、政、财、刑,四权在握,被翻盘的可能不大,但到时候拒不还政的话,必然会有无数沽名钓誉的儒家弟子以大义之名,血溅御阶,迫使上君还政。

    名正,方能言顺。

    “上君岂不闻九江王故事?”

    九江王,就是英布。

    在秦末之时,因受秦律被黥,以刑徒定罪后被送往骊山做苦工,当时赴骊山服劳刑的犯人有数十万,英布与其中的头目和强横有势力的人都有交往,于是率领他的一伙人逃亡到长江一带,聚结为盗匪。

    时任番阳县令是吴芮,也是大汉的长沙王,很受江湖百姓的爱戴,人称“番君”,英布聚集部众数千人前往求见,番君即将自己的女儿嫁给英布,又命他率领部众攻击秦军,正式举起反秦大旗。

    后来,英布、吴芮能在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