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 集权 (第2/3页)
一片嚷嚷中,王公们都愣怔了,逐渐默然了下来。
少君、老相,本来是很不稳定的权力结构,但上君和老丞相却十分契合。
或许,这就是“君臣一体”吧。
刘注、刘基尚在对上君手笔而动容中,城阳王刘彭离、甾川王刘建、济北王刘胡等十王,一个个激动道:“臣也愿意上交王府三护卫,入长安王宅,自请为王大臣!”
“臣愿意!”
“臣也愿意!”
“……”
宣室殿上,城阳十王争的面红耳赤。
为诸侯王时,整日胆战心惊,恐惧削藩旨意到达。
为王大臣时,俨然君主化身,不为君主怀疑、忌惮,反受君主信任、放心,不会被朝臣参奏,还能参奏朝臣,登堂入室,自由行走于天下,这才更像是次于皇权的王权。
诸侯王们这见好处就上的模样,着实震惊了中外两朝文武,这群王者,当真是一点颜面都不要了。
连御座之上的刘据都沉默了。
楚王、河间王的罪过,是为了让君主、朝廷放心的故意为之。
城阳十王的罪过,是欺男霸女、是为祸一方的故意为之。
两个“故意为之”能一样吗?
不先想着脱罪,伸手就要头衔,要权力。
刘据忽然想到一个对城阳十王贴切的形容,“见小利而忘命,干大事而惜身,色厉胆薄,好谋无断”。
一条新路,第一个走的是天才,第二个走的是庸才,第三个走的是蠢才,第四个就要入棺材了。
城阳十王,就是十个要入棺材的蠢货!
刘据望向了张汤。
龙目注视。
张汤立刻有了动作,望向城阳十王,呵斥道:“放肆!”
一股凌厉的气势,顿时笼罩了城阳十王,大殿中一时肃然无声。
在诸侯王没有被问罪前,仍是大汉的宗王,张汤即便贵为三公之一的御史大夫,也是大汉的臣子,以臣喝王,可谓不敬。
城阳十王愣了下,随后便回过了神,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