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六章 将相 (第1/3页)
华灯初上,行人如织。
皇太子令,一年岁首定为大汉庆日、功日,国休一旬。
长安内外,山呼万岁。
初雪早至,瑞兆丰年。
大司马大将军卫青、大司马大将军霍去病、丞相公孙弘夤夜觐见。
宣室殿前,被特赐宫中乘马、配剑行走的舅甥俩,见到公孙弘的抬舆,趁势翻身下马,结束了这份炫耀示众。
“老相国。”卫青、霍去病前迎道。
不过,公孙弘似乎在苦心积虑想着什么,没有注意到抬舆落下,也没有注意到这对舅甥。
“师相?”墨子墨敲了敲舆杆,提醒道。
公孙弘这才回过神,连忙下了抬舆,拱手道:“秦君!”“宛君!”
“老相国,使不得。”
卫青搀扶住公孙弘,向着大殿拾级而上,霍去病让墨子墨先去廊前候着,今夜之会,将摒弃闲人。
羽林垂首。
卫青注意到公孙弘脚步稳重有异,前路茫茫虚浮,不动声色地以巧劲托住老丞相登阶,轻声道:“老相国,在忧虑什么?”
“新相人选。”公孙弘毫不掩饰道。
君权、相权多有类同,储君之事很重要,储相之位也很重要,尴尬的是,作为大汉丞相,公孙弘却面临后继无人之境,如果不能解决,这将是他此生最大的失败。
“张汤不可吗?”卫青询问道。
绣衣直指御史在代地之战中,为大军提供了不小助力,诸多匈奴部落酋长逃亡,都是该衙署的密使追寻到的。
以卫青之见,张汤作为不俗,颇有见地,将来堪当大任,辅佐上君,是很合适接替公孙弘的人选。
“张汤太脏,难等大雅之堂,不宜为上君之相。”公孙弘摇摇头道。
“过去的事,张汤不是把自己洗洗涮涮干净了吗?”
绣衣直指御史崛起后,张汤第一件事,就是把曾经的罪恶掩盖住,现在可以说是个“干净人”。
公孙弘再次摇摇头,说道:“常言说得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