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第3/3页)
gy. Contract… allow. Not cheat. Legal.”(市场…不同。策略。合同…允许。不是欺骗。合法的。)他试图用简单的词汇解释复杂的商业逻辑。
林小满听得半懂不懂,小脸皱成一团:“But… in China… maybe… problem? Teacher… think… problem?”(但是…在中国…也许…有问题?老师…会觉得…有问题?)
亚历山大愣住了。他显然没考虑到中国审计准则和商业环境的具体差异。他揉了揉眉心,意识到自己提供的“弹药”虽然高级,却未必适配林小满的“战场”。他灰蓝色的眼睛里闪过一丝挫败和更深的责任感。
于是,亚历山大本就繁忙的日程表上,又硬生生挤出了一块“专属时间”。他不仅要赶他的新书稿(编辑的催稿邮件已经塞满了邮箱),处理跨国公司的日常决策(视频会议一个接一个),现在还要额外做两件事:
1.**“审计案例本土化翻译官”**:每天抽出固定时间,和林小满视频连线,逐段分析他提供的案例材料。他需要把那些基于西方商业逻辑的决策,努力用林小满能理解的中国语境和课堂理论来解释,甚至需要预测她的教授可能会如何看待这些操作。这比他写一个商业计划还烧脑。
2.**“私人英语教练的甜蜜烦恼”**:他从未放弃提升林小满英文的念头,尤其在经历了“handsome boy”事件后。他拒绝了林小满提议的“找个AI英语老师”的方案(理由冠冕堂皇:AI没有灵魂,无法理解真实语境),坚持要亲自教。为此,他精心挑选了适合她水平的商务英语和日常口语材料,设计情景对话。然而,最大的矛盾在于——他实在太忙了。
林小满这边,考试周临近,复习压力山大(此亚历山大非彼亚历山大)。她只能在熄灯后,躲在闷热的床帘里,就着手机微弱的光,一边擦汗一边看亚历山大发来的英文学习资料。当他好不容易挤出时间视频“教学”时,林小满往往已经困得眼皮打架,或者脑子里还塞满了审计学的借贷分录。
“Xiaoman! Focus!”(小满!集中注意力!)亚历山大看着屏幕里她明显走神、眼神飘忽的样子,忍不住敲了敲桌面,语气带着一丝严厉,像个恨铁不成钢的老师。他正在教她一个重要的商务电话用语。
“Sorry… Alex…”林小满赶紧回神,努力集中精神跟读,“I… I have… many… books… to read…”(对不起…亚历克斯…我…我有…很多…书…要看…)她指了指旁边堆得像小山的教材,一脸生无可恋。
亚历山大看着她疲惫的小脸和眼底淡淡的青影,再大的“教学热情”也被心疼压了下去。他叹了口气,放柔了声音:“Ok… Five minutes… rest.”(好吧…休息五分钟…)他妥协了,但目光依旧紧紧锁着她,仿佛想把自己的能量通过屏幕传递过去。他背后的纽约,已是华灯初上,书房的灯光将他挺拔的身影投在书架上,带着一种孤独的忙碌感。
林小满看着屏幕里他难掩疲惫却依旧专注看着自己的眼神,心里又暖又涩。她抓起旁边亚历山大“空投”来的、用冰袋保温着的车厘子,塞了一颗进嘴里,冰凉的甜意瞬间在舌尖炸开,稍稍驱散了暑热和困倦。她重新坐直身体,对着屏幕里的“教授”,努力扬起一个笑容:
“Ok, Professor King. Teach me… again. I… listen!”(好的,金教授。再教我一次…我…认真听!)
窗外的夏夜,蝉鸣依旧不知疲倦。床帘里,手机屏幕的光映着女孩努力的脸庞,和屏幕那头,跨越重洋、在繁忙中硬生生为她劈出一方“教学天地”的男人深沉的目光。审计案例的纸张在闷热中微微卷曲,英文单词在困倦的脑海里艰难地排列组合。这小小的空间里,充满了学业的压力、文化的碰撞、以及一份在重重困难中,固执地想要靠近、想要为对方做点什么的、笨拙却滚烫的心意。风扇依旧在徒劳地转着,吹不散暑热,却似乎让两颗心在各自的忙碌与坚持中,靠得更近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