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这图纸有问题 (第2/3页)
国内的工业就是这样的情况,仿造人家的设备,不是自己自主研发的。不就是一道题目要一个等于8的结果,有人写了5+3等于8。然后国内去抄袭,也只知道写5+3嘛。
江成就不一样了,他能知道很多数字的加法能等于8,甚至还有减法,以后更高级的乘除法。
甚至到最后,江成超越其他国家的技术,自己成为出题者。
张工有点囫囵吞枣式的看完了江成的草图,然后又仔细的看了一些数据。数据怎么来的不重要,而是这个数据要是真实的话,他觉得机械配件厂可能要变天了。
国内已经能生产空气压缩机了,还是自主研发的。主要是空气压缩的理论不难,能自主研发并不算稀奇。
但沈阳那边生产的第一台空气压缩机,电机加各种零部件在一起,总重量达到了五吨。就算是当初只是单纯的为了制造出来,有些方面没有考虑。可这几年也改良了,设备重量也在三吨左右。
要知道空气压缩机和发动机一样,是一种配套设备。这配套设备就这样重,那得安装在什么大家伙上呀。
张工不懂什么空气压缩机结构,但作为一个工程师,他也是了解过这设备的用途和情况的。国内工业有什么发展,除了一些特殊行业的,其他的基本都会刊登在报纸上。
现在张工看到江成的图纸后,他不清楚升级后会是什么样的具体性能,但是他能大概估算出添加的东西加在一起,在重量方面有明显的不对。
要么就是江成的改造出了问题,要么就是在空气压缩的技术方面,江成掌握的技术很高。
所以张工看完图纸后,在跟江成请示了一下,带着草图去找了一下周厂长。
周厂长在前两天看江成带来的图纸时候,他其实主要是在听江成大致的说钻床升级后会如何。其实图纸看的他有点心虚,因为就算江成不搞升级,光拿厂里现有的钻床设计图给他看,他可能都看的不全面。
周厂长是懂点技术,但也没有要求一个厂长能了解设备的所有结构和参数呀。就跟开车的人一样,会开车就行了,了解汽车的各种功能,总不需要会造车的人才能开车吧。
周厂长听到张工发现的问题,也没有作出外行去质问内行的举动,让江成来解说大家可能也听不明白,干脆直接向上汇报得了。
向上级汇报后,得到的结果就是等待答复。
张工是在下午加入了钻床研发升级小组,不过并不是固定成员。在帮江成画图纸,节省江成的画图时间,并且也以一种学习态度询问不懂的地方。
周厂长向上级汇报的情况,上级很重视,想要看到工程师江成的图纸。如果图纸真的可行,可能会向更上级汇报情况。
但江成手里目前也只有一份完整的草图,为了不影响他的工作,上级部门做出了其他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