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 劳动力不足的假象 (第2/3页)
僻壤的地方转悠了,是到办公室坐坐还是如何。”
周厂长见到江成高兴的说道,对于江成他也不用客套,跟江成相处能很放松。不能成为同事,也还是老朋友。
“要坐办公室还用到你这里来,这次从四九城回来,给你带了不少东西都在车上。我们去前面的林子里溜达,气枪都带好了,到林子里帮我打点鸟。”江成直接走到汽车后备箱的位置说道。
车里有几把气枪,随便老周挑。当初汽车厂把枪支和弹药业务剥离,江成是拿了很多回家,储存粮食的房间墙壁上挂了一排枪。
老周也不客气,边打鸟边闲聊也不错。
“老周,现在水泥厂每个月的产量有多少。”江成询问道。
“大概四万吨吧。”老周随口回应道。
江成听到这个数字,一开始也是懵了一下,吨字前面带万。让江成感觉数量巨大,只是他对水泥这东西没太大概念,一个月四万吨的产量到底是多还是少。
但是按照后世一袋水泥五十斤来算,等于一百六十万袋水泥了。
“四万吨水泥,老周,这产量是一个什么概念。”江成问道。
“呵呵,还算过的去,目前跟九江庐山那边的水泥厂产量差不多。这产量根本不够城市使用,昌城今年修建的一栋百货大楼,就用了一千吨水泥,随便一个小车间和工厂就几十吨。还有桥梁,楼房建设。一天一千多吨的产量,你刚才也看见门口进进出出的运输车辆了。”
老周说道,他一开始搞这水泥厂也没什么概念,刚开始产量还没有这样多,就已经把他吓到了。
不过随着水泥生产出来,很多建设单位就开安排汽车来拉水泥。自己单位有汽车拉水泥的,水泥就便宜几块钱一吨。要送货的单位,就要贵几块钱。
这一吨水泥其他单位安排车辆来拉,就五十多块钱,送货六十一块钱一吨。
一个月四万吨,销售额能有两百多万。但是要扣除材料,燃料,电力和人工成本,如果再算上设备和运输汽车的折旧成本,利润其实只有百分之三十多。
大概现在每个月有六七十万的利润,但要上缴百分之八十利润,厂里能留下来的也就十多万。
要知道这个水泥厂是按照省企规模建设的,这点利润不算什么。每个月十多万自留资金,要给职工谋福利,建造住房,发放福利礼品。单位里每个月也要添加点什么,只能说资金不紧张,但绝对不富裕。
“四万吨还不够用,如果用水泥修建道路呢,宽度按照七八米来计算。”江成询问道。
七八米也不算宽,后世的道路基本是这样宽。毕竟一辆汽车就有将近两米宽了,还要算上人行道,这宽度还只能是双行道。
“得看厚度,如果要满足公交车行驶,也就是中等重量的汽车行驶,最少得三十公分的厚度。按照你说的那个宽度,一公里最少七百吨以上的水泥。”老周说道。
一公里就要七百吨水泥,那水泥厂一个月的产量也就只能修六十公里的道路,而且还只能是双行道而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