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三章 一些地区情况*又怀孕 (第1/3页)
一九五八年十一月下旬,公社成立了也快四个月了,集体食堂也举办了四个月。
在昌城这边下面的公社集体食堂倒是恢复了正常水平,放开肚皮随便吃,不光要吃饱还要吃好方针已经实行不下去了。
头两个月,真的是乡镇农村农民过的最开心的日子,食堂真的是变着法子天天弄好吃的,大家感觉天天在过年一样。
按理说公社的食堂只允许自己公社社员吃的,但是食堂根本把控不了每天到底弄多少饭菜。又担心有社员说吃不饱,毕竟集体食堂喊的口号是让大家吃饱吃好。
这导致经常有饭菜多,就导致一个现象,有些公社的食堂还会拉路人来吃饭。
甚至有些地方管理公社食堂的负责人,晚上还跑到食堂去偷偷煎油饼子吃,造成了很多粮食的浪费。
赣省这边,今年也就只有一部分地区出现了干旱,而只干旱了三个月左右。再加离城区近的一些农村青壮年进城务工,导致务农人员减少了一部分。
赣省这边跟上年比,粮食是减产了四分之一。但是问题不大,大家只是吃的没那么夸张了,也比没有成立公社之前强。
但是有些地方就不一样了,这还没到五九年呢。
H南鹿邑县那边,下面一百多个食堂,已经有一半完全没有粮食了。有些食堂一天只给社员四两的定量,平均每顿也就一两多的粮,只能吃的稀的。
很多人开始在地里捡红芋,小萝卜,甚至已经有刮树皮来填肚子的了。
山东旱情严重的地方也是如此,一日三餐在食堂吃萝卜喝开水,有稀饭和菜窝窝的都算不错的了。
这菜窝窝也能算窝窝头的一种,但是跟后世人理解的不一样。只是样子做的像窝窝头,里面掺杂了各种东西,有粗糠,豆子,玉米芯子,各种菜叶子。
如果是春天这菜叶子可能还是野菜叶子,有苦涩的味道。
反正农村的窝窝头,不是江成在电视里看到的那种黄灿灿的,而是灰的,黑的,深绿的,各种颜色的都可能有。
而且娇生惯养的人根本吃不下去,因为有些人吃棒子面都觉得刺挠嗓子,更别说粗糠做的窝窝头了。
并且味道是苦的,涩的甚至因为菜叶子的问题,有时候还会有点馊味。
除了H南山东,还有H北今年下半年也惨,某县五十万亩地,种了三十八万亩的红薯。导致县里的食堂,现在每天的主食变成了红薯,蔬菜就是萝卜和白菜。
这还只是一个开始,我们中国人其实是适应能力很强的种族,如果不是迫不得已,只要不饿死,很少有背井离乡去其他城市的。
但是明年开始就有人要背井离乡了,可以说今年其实旱灾在一些地方就已经开始了。只不过一开始还有些余粮撑着。
而在昌城汽车厂这边,江成和谭雅萱还有江燕等人也感觉到当地给厂里的福利配额有点减少。
正常的定量倒是没有变,可像江成,他领的是高级技术干部和副厅级别的行政津贴加福利。烟酒票和糖果糕点票,布票额外的粮票还有各种福利票证等,没有都少了一点,但少的不多。
江成因为福利多,少一点不在意。但是其他人的福利不多,哪怕少一尺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