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文豪1879:独行法兰西 > 第282章 娜拉走后怎样(1万票加更)

第282章 娜拉走后怎样(1万票加更)

    第282章 娜拉走后怎样(1万票加更) (第2/3页)

社会的私密恩怨时——

    在大陆的北方,一位真正的戏剧大师,已经用他的笔,剖开了一个看似美满的中产阶级家庭外壳,向我们展示了其中的女性,作为“玩偶”的真实处境。

    《玩偶之家》的女主角娜拉,并非生活在遥远的古代,或者俄罗斯那样的地方,她就生活在与我们同时代的欧洲文明城市里。

    她不需要用利刃和裸露的身体来证明自己的勇气,她所需要的,仅仅是作为一个“人”的觉醒。

    她走出了那个被丈夫、被社会所规定的‘玩偶’角色,这种勇气,远超任何如今占据了报纸头版的女人!

    当她最终那声关门巨响回荡在剧场时,观众精神上的震动,也远非任何一场流于形式的决斗所能比拟。

    那些自诩开明,热衷于在沙龙里高谈“女性解放”的先生女士们,是时候抬起头,看看《玩偶之家》了!

    看看什么才是真正关乎女性命运、触及灵魂的“觉醒”,而非沉溺于那些被绯闻裹挟的无聊游戏……】

    这篇剧评的作者正是前段时间,以“谴责”的口吻,夸过莱昂纳尔和《血字的研究》的让·勒梅特尔。

    据说这位评论家年纪还不到30岁,正是一位冉冉升起的新星。

    他显然很懂得如何挑起论战。

    他将《玩偶之家》与巴黎热议的“决斗闹剧”对立起来,批判的矛头不仅指向了保守派,也指向了自由派。

    保守派的报纸当然像被踩了尾巴的猫一样跳了起来。

    《高卢人报》立刻发文反击,称《玩偶之家》是一部“破坏家庭伦理、鼓吹妻子离家出走”的毒草。

    其危害性远比一场决斗要大得多,堪比去年的《颓废的都市》,呼吁巴黎当局禁演此剧。

    【如果连娜拉这样的贤妻良母都要抛弃丈夫和孩子,那我们的社会基石何在?

    难道要我们都去学那些北欧的野蛮人吗?】

    而进步派和自由派的报刊内部也产生了分歧。

    一部分人赞同剧评的观点,认为易卜生的戏剧才是真正值得关注和讨论的严肃艺术,应该借此机会将公众的注意力引导到更深层的社会问题上来。

    另一部分人则觉得这篇剧评过于高高在上,贬低了罗斯柴尔德夫人与索菲娅决斗的象征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