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我和我的信用卡 > 第一章 消费与信用与贫穷

第一章 消费与信用与贫穷

    第一章 消费与信用与贫穷 (第1/3页)

    邻居家的老爷爷告诉我,他曾经用人民币 5 块钱买到了他人生中的第一套房子。而如今的 5 块钱,连路边的烤地瓜都买不到了。

    是的,在 21 世纪发展飞速的中国,钱竟变得不值钱了。房价、物价、油价水涨船高,普通老百姓赚钱变得艰难;富人越来越富有,而穷人却越来越穷。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国民们开始盛行起信用透支消费。

    早在 1985 年,中国银行发行了国内第一张信用卡,但大规模的标准信用卡一直到 2003 年才慢慢走向老百姓,于 2010 年开始广泛普及。二十年来,支持使用信用卡消费的商家及店铺越来越多,商场购物可以刷信用卡,酒店饭店可以刷信用卡,就连网上购物也可以绑定信用卡进行支付,甚至可以选择分期付款。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信用系统的成熟,很多市民开始使用信用卡、蚂蚁花呗等信贷产品提前消费,尤其是中国新一代年轻人,提前消费已经成为了常态。

    在现代社会中,信用卡早已不仅仅是一张塑料卡片,它承载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消费习惯,甚至情感寄托。人与信用卡之间的羁绊,既是经济关系的体现,也是社会变迁的缩影。信用卡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消费方式。它让“先消费,后还款”成为可能,为人们提供了资金周转的便利。无论是日常购物、旅行消费,还是紧急情况下的应急支付,信用卡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然而,这种便利也带来了依赖。许多人习惯了信用卡带来的“无现金”生活,甚至逐渐模糊了消费与储蓄的界限。

    信用卡不仅是消费工具,更是个人信用的象征。每一次按时还款,都是对个人信用记录的积累;而每一次逾期,则可能带来信用评分的下降。这种信用体系,让人们意识到责任的重要性。信用卡的存在,促使人们更加注重财务规划,同时也加深了人们对“信用”这一概念的理解。对于许多人来说,信用卡不仅仅是支付工具,它还承载着特殊的记忆。第一张信用卡的申请,可能象征着成年或经济独立的开始;某次旅行中使用的信用卡,可能记录着一段难忘的经历。信用卡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甚至在某些时刻,它成为了情感的寄托。随着科技的发展,信用卡的形式和功能也在不断演变。从实体卡到虚拟卡,从传统支付到无感支付,信用卡正在与新技术深度融合。未来,人与信用卡的羁绊或许会更加紧密,但也可能被新的支付方式所取代。无论如何,信用卡在人类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已经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截至 2024 年 3 月,我国信用卡用户数量已经高达 7.98 亿,目前信用卡消费群体以 80 后 90 后为主,00 后市场也在逐渐增量中。据中国最大的媒介及市场研究公司 CTR 市场研究近期发布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