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叱刹风云手眼通天 (第3/3页)
,正是它价值的体现。
夜幕降临,启明幼儿园的多功能厅被改造成慈善晚宴的会场。水晶吊灯下,各界名流举杯交错。我端着香槟,穿梭在人群中,耳边不时传来赞叹声。
“林总真是年轻有为,“某银行行长举杯示意,“从贫民窟走出来,能有今天的成就,实在令人钦佩。“
我微微颔首,目光扫过会场角落。那里,几位退休的老领导正低声交谈,他们身边的孩子在特制的游戏区玩耍,殊不知那些玩具里都装有微型监听器。
“林总,“秘书小陈快步走来,“省教育厅的王副厅长到了。“
我放下酒杯,整理了一下领带。王副厅长一进门,目光就被墙上的金箔对联吸引住了。那对联不仅造价不菲,更暗藏玄机——金箔下的纳米涂层能实时监测空气中的声波震动。
晚宴进行到一半,我借故离席,来到地下密室。全息投影仪上,整个城市的地下管网图清晰可见。几条红色线路格外显眼,那是竞争对手正在暗中布局的地块。
“林总,“负责地下工程的张工推门进来,“市郊地块的勘察已经完成,随时可以启动'借刀杀人'计划。“
我点点头,目光在错综复杂的管网上游走。每一个节点、每一条线路,都是我精心设计的棋局中的一步。
“记住,“我低声说道,“要让对手以为他们发现了我们的弱点,实际上那只是我们布下的陷阱。“
张工会意地笑了笑,转身离开。我站在投影前,心中暗自盘算着下一步的行动。这场博弈才刚刚开始,而我,早已布好了局。
晨雾未散时,养老院的园艺师正在修剪罗汉松。我站在落地窗前,看着老人颤巍巍的手将特制饲料撒进锦鲤池,水面泛起金红涟漪——那些鱼食里掺着纳米追踪器,每当省发改委刘主任来探望老父亲时,锦鲤便会集群游向池底暗藏的录音装置。
“林总,新世纪地产的赵总在会客室等您。“秘书轻叩门扉,镜片反光遮住了她眼底的忧虑。这个月第三个不速之客,带着同样的贪婪与愚蠢。
会客室的沉香木茶几上,青瓷茶盏蒸腾着白雾。赵总肥胖的手指敲击着黄花梨椅扶手:“听说林总要扩建农民工子弟小学?我们公司可以承包工程。“他刻意露出腕间新换的百达翡丽,却不知表盘背面贴着微型定位器。
我端起茶盏轻嗅,龙井的清香里混着汗酸味:“赵总消息灵通,不过建材供应商已经定了。“玻璃幕墙外突然传来童声合唱,幼儿园的孩子们正在排练节目,他们胸前的智能校徽闪烁着微光——那是能捕捉两公里内所有电子信号的移动基站。
深夜的档案室弥漫着旧纸特有的霉味。我转动书架上第三排的青铜镇纸,暗门在齿轮转动声中开启。全息地图悬浮在密室中央,新世纪地产的工地正闪烁着危险的红光——他们开挖的地基下方三米处,埋着二十年前化工厂泄露事故的原始记录。
“这是你要的东西。“我将加密硬盘推给阴影中的男人,他脖颈处的刺青是某位已故市长的家徽,“记住,明天住建局的突击检查要精确到十分钟误差。“
男人消失在密道后,我打开监控终端。画面里赵总正在会所搂着**大笑,他永远想不到,包厢壁画后的针孔摄像机已录下他炫耀“搞定林启琛“的丑态。这些视频会在三天后出现在纪委匿名举报系统,附带新世纪地产偷税漏税的证据链。
农民工子弟小学奠基仪式当天,我握着金铲的手突然顿了顿。红绸覆盖的奠基石下,钛合金密匣正在散发微弱热量——里面封存着十年前棚户区改造的原始协议,那些被篡改的签名与消失的补偿款记录,足以让在场半数官员锒铛入狱。
“林总真是心系百姓。“电视台记者的话筒挤到面前,我对着镜头露出标准微笑,余光瞥见教育局王科长在擦汗。他的孩子正在启明幼儿园贵宾班就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