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打倒孔家庙 (第1/3页)
十七世纪什么最重要?
人才!
或者说不管放到哪个世纪。
人才对于任何一个想要不断前进的国家来说,都是能决定其是否可以兴盛的关键因素。
而朱由检目前就恰恰对此感到有些无力。
倒不是说大明缺人才什么的。
泱泱大国人口过亿,汉人又是这个世界上最为优越的种族。
大明是不可能缺人才的。
但问题是。
朱由检无法在短时间内去发掘出这些人才,然后再利用他们去反哺大明直至推动帝国前进。
主要原因就是朱由检虽是一名来自于后世的穿越者,但他对于大明历史了解的并不算多。
比如这个年代的大明朝内有哪些后世著名的科学家、知识分子、忠臣良将,他都一无所知。
要不然的话,早就按图索骥的对着一个个找过去了。
世界历史上的,他倒是知道一些。
例如伽利略、费马、笛卡尔还有过个十几年才会出生的顶级全方面人才牛顿。
若是能把这些人才统统收归大明。
那大明必将在短时间内取得质的跨越。
嗯.虽说这些人统统都是异族。
但只要给他们安上一个大明荣誉子民的头衔,那一切就都妥了。
朱由检非常清楚,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是有限的,此刻的他已经俨然不再像前世那般刚愎自用。
当然。
若是上面提到的这些人不愿意归顺大明的话,朱由检也会毫不犹豫的一个一个找到他们,然后将他们全部屠戮。
大明得不到的人才,别的国家自然也不配拥有。
万一威胁到大明的统治怎么办?
后人的智慧那是绝对不能相信的。
不过这些说起来都还是后话了,现在的大明朝离想要做到这一步还很远。
想着这些事情,朱由检揉了揉眉心。
这次回到京城过后。
需要再推行措施试着选拔一批人才出来了。
虽说在离开京城之前,他也曾在京城内有过推行物理、数学之举。
但那终究只是启蒙而已。
对垄断阶层的清洗,固然可以做到让大明朝的新鲜血液流动起来。
但放眼现如今海洋掠夺文化发达的世界,就有些不够看了。
选拔人才是势在必行的。
思考片刻后。
朱由检慢慢将这些想法暂时抛出脑外。
目前该做的。
还是先把山东地区的余孽给料理干净,其他的以后再说。
另一边。
孔胤植在毛文龙离开后,已经是彻底恢复平静了。
在和几名心腹亲信秘密交代完一些事情后,他便一直留在马车内执笔写起了字。
纸张上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同样字眼——高山仰止。
孔胤植极为专注的一笔一画的书写着。
若不是字里行间所透露出的剑拔弩张。
那恐怕别人看到这幅场景,还只会真以为孔胤植是在专心练字。
而只有孔胤植自己知道,他内心正在经历着多大的煎熬。
很快。
时间来到夜晚。
田宏、张拙二人在听到孔胤植说有要事找自己相商时,立马便从半道折返回来。
只可惜。
二人和他们的那些随从还没看到孔胤植的面,就在半路中了埋伏。
堂堂两个硕大世族的掌门人。
就这样不明不白的永远闭上了眼睛,死的那叫一个屈辱。
不过若是他们九泉之下得知孔胤植的下场的话,只会庆幸还是自己死的比较轻松。
有时候,死的轻松其实也是一种解脱。
尤其是在现如今的大明皇帝治下,万一早没死成那后面可真是想死都死不了了。
此刻。
孔胤植看向两人的尸首,深深叹了口气。
他挥手屏退随从,独自一人来到两人尸身前站定,脸色平静道:
“田兄、张兄,别怪我,要怪,就去怪那畜生皇帝荒淫无道罢。”
“他拿我孔氏全族做胁迫,我也没得选。”
“只是还请你们放心,这仇,我会替你们报的。”
说完。
孔胤植目光陡然变得凌厉。
他从腰间抽出一柄利刃,如同方才裁剪宣纸般,将二人头颅利索割下,没有一丝一毫的拖泥带水。
鲜血染红了孔胤植的儒袍,在这强烈的反差对比之下显得极为骇人。
接着。
孔胤植面无表情的提着二人头颅来到孔胤昌面前。
孔胤昌看着自家兄长此时的神色不禁暗暗发抖。
自家兄长平日里向来温文尔雅。
别说杀人了,就是连只苍蝇都没亲自动手打死过。
可自从皇帝来到山东之后,兄长的性格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甚至都让孔胤昌有些认不出来,这还是曾经那个待人和善有礼的自家兄长了。
他吞了口唾沫看向孔胤植:“兄兄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