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少年英雄,公安局长 第二十一章 囚徒困境 (第2/3页)
出奇的一致:除了基本信息外,其余任何事,一概不认。
在李峰召集会议时,审讯已经进行了一个多个钟头,收获,可以说基本为零,如果这种局面僵持下去,那就只能把人移交县公安局,相当于是把办案权整个交到陈平东的手上。
李峰看向旁边的县刑警队队长吴胜江,“吴队,你经验丰富,有什么想法?”
吴胜江是个大嗓门,翘着二郎腿,道:“要我说,这个案子证据确凿,已经是个铁案了,他们招不招都无所谓,审他们只是个流程而已,只要能找到被拐卖儿童的父母,那这群人贩子的作案过程也就清楚了,我的意见,还是尽快把案子移交县局,再由县局移交县法院审理吧!”
他是个老刑警了,平时办案风格就比较粗犷,对一些用词更是不大注意,比如“招”这个字就用得不大合适,一下就让人联想到封建社会里拍惊堂木的县太爷。
不过,话虽然糙了些,但也不是没有道理,以本案目前的情况来看,那群人贩招供与否对他们既成的犯罪事实并没有多大影响,只是轻判重判的问题而已。
不用吴胜江提醒,对于寻找被拐儿童父母的事,李峰早就和镇政府通了气并向县局做了汇报,通过更高层次的公安力量,积极为被拐儿童寻找亲人。
他本也不指望吴胜江能给出什么好的建议,自己和陈平东之间的微妙关系,双槐镇的人可能不清楚,但县局的人肯定是听到了些风声的,陈平东是分管刑侦的副局长,作为他的马前卒,吴胜江怎么可能还给自己出主意?
所以,李峰也只希望他别拖后腿,这样也就够了,问一句,纯粹是出于礼貌,毕竟是战友,表面上还是要一团和气。
审讯受阻,李峰不说话,几人都沉默下来,办公室里的氛围也变得有些凝重。
半晌后,李峰才开口道:“我的意见,还是再审审吧,以我的经验判断,这个案子不简单,背后还可能有牵扯。”
吴胜江听了,也不反驳,就只是笑。
这李峰实在有些不知所谓了,从警才几天,就在这里谈上什么经验了,这间办公室里的人,哪一个不比你经验丰富?
李峰也没管他,站起身,走到办公室的黑板前,用粉笔在黑板上画出几道横线,然后对应着每行,写上了1和0两个数字:“各位,现在的情况大家都清楚了,这7名人贩子态度强硬,拒不交代,我这里有一个办法,或许能让他们开口。”
县刑警队队长吴胜江挑了挑眉,语气中带着几分不屑:“李所长,你有什么高见?”
李峰没有理会吴胜江的嘲讽,继续说道:“我们可以利用‘囚徒困境’的原理,把他们分开审讯,重点问他们各自的行动细节,尤其是时间线和地点。只要他们的口供对不上,破绽自然就出来了。”
“李所长,这‘囚徒困境’是什么?”陈坚面露疑惑,这个词,他是闻所未闻。
李峰笑了笑,解释道:“简单来说,就是让他们互相猜忌,我们将这7个人分开审讯,每个人都说同样的话:‘我们已经掌握了你们的犯罪事实,现在就看谁先交代。谁先交代,谁就能从轻处理;谁死不认罪,谁就罪加一等。’”
现阶段,民警们审讯犯人的方法仍旧比较传统,一是心理战,通过制造压力、恐吓或诱导来让嫌疑人交代犯罪事实,二是通过严密的证据链,迫使嫌疑人认罪,还有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