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从鲁滨逊漂流记开始 > 第一百六十二章 五月(完成日万!)

第一百六十二章 五月(完成日万!)

    第一百六十二章 五月(完成日万!) (第1/3页)

    现代生活带给人最大的财富并非各式各样的知识,而是教育体系为人建立的思维方式。

    科学、严谨,注重经验、探索成因、改进方法……

    只要拥有这种思想,再搭配一定的知识和出色的动手能力,若再加上些许天赋,简单掌握原理不算复杂的手工业并不算困难。

    当然,这一切都要建立在动手实践的前提下,假如只会纸上谈兵,那么就是脑子再好用,也不会有进步的。

    毕竟很多问题必须要靠实践找到答案,靠尝试找到解决方案。

    ……

    对陈舟而言,锻造就是一件靠实践和经验逐步进步的事。

    整个雨季,他几乎没怎么离开过窑洞,整日蹲在锻造室内,挥舞铁锤,击打金属。

    3月25日,他成功锻造出了第一个锤头。

    锤头的造型简洁而经典,一头方一头圆,中间用凿子敲出了可供安装木柄的方孔,份量大约三斤。

    ……

    自第一次成功后,陈舟就像开了窍一般,锻造金属器具愈发得心应手。

    负责帮他添炭的星期六和鼓风的星期日也渐渐适应了这份工作,尤其是星期日。

    如今他俨然成为了一名专业的“铁匠学徒”,压风箱时已能刻意地控制风力的大小和缓急,从而间接控制火的温度。

    这对陈舟的锻造工作很有帮助。

    看出星期日对打铁很有兴趣,陈舟便也不再保留,把自己在锻造过程中总结的经验一点点教给了他。

    例如如何通过焰色判断温度,如何判断金属够不够火候,如何敲击能更好地控制金属的外形……

    新知识更增进了星期日的鼓风技艺,他们师徒二人也配合的愈发默契了。

    ……

    至于星期六,他从一开始就对打铁缺乏兴趣,倒是非常钟爱陈舟的画作。

    陈舟绘制的那副“满脸痛苦吃辣椒图”就挂在星期六睡觉时的正头顶,他每天都会将画作取下,用抹布细细地擦拭一圈边框,再把画挂回去。

    有时候,没有工作要忙,他会偷偷往屋里端一盘沙土,然后注视着那幅画,一点点模仿着勾勒线条。

    但陈舟绘画是有一定基础,且具备天赋的。

    作为一个土著,星期六既没练习过素描,也没学习过人体结构,甚至连一根笔直的线条都画不好,就算他付出大量时间来模仿,也学不到陈舟的十分之一。

    更何况他还拿不出很多时间来学习。

    ……

    每天打铁结束后,对星期六来说,最开心的事就是到陈舟的卧室用餐。

    食物的鲜美倒不重要,他只想看那些挂在卧室中的装饰画,尤其喜欢陈舟描绘岛上风景的素描。

    吃完饭,他总是会找各种理由赖着不走,或是要帮陈舟洗碗,或是要拖拖地,擦擦天花板,就是为了多看那些画几眼。

    ……

    土著少年的那点小心思总是掩饰不住的。

    察觉到这个孩子喜欢绘画后,陈舟也不藏私,给了他几块白泥板,几根炭笔,并让他从最基础的部分开始练习——线条。

    线条是画面的基础,陈舟为他演示了如何排线,如何画出整齐的线条。

    又教给了他什么叫做中锋、什么叫侧锋、什么是平锋,粗线怎么画,细线怎么画,线条的疏密长短怎样控制。

    以及比较高级的内容——排线后擦,以控制黑白灰的关系,掌握画面的明暗调子。

    素描的线需要干净利落,不能沾沾连连,即使是重迭起来形成一整个色块的线条,也要表现出质感。

    如果排线交错起来,就更要清晰,才能使画面协调。

    万丈高楼平地起,想要学习素描,必须要有扎实的基本功。

    ……

    陈舟自认为他虽然有些绘画上的天赋,但读书时因家庭原因,错失了成为画家的机会。

    若非大学时绘制了大量结构图,间接磨炼了对线条和比例的掌控能力,他的绘画天赋可能早就荒废了。

    然而就算陈舟后续重新拾起绘画,在基本功方面却也比不上那些自幼练习绘画的孩子,他的素描只能说勉强能看,与美院的专业学生都有一定差距,更无法和那些成名已久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