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从鲁滨逊漂流记开始 > 第二十一章 文化

第二十一章 文化

    第二十一章 文化 (第2/3页)

    ……

    将两本书交给星期六后,解决完土著搅拌糖浆问题的陈舟重新陷入了无所事事的状态。

    雨季还有一个多月,在这漫长的时间中,他必须得给自己找点有意义的事干。

    陈舟原本想拆解那台双缸蒸汽机模型,将各个零件的尺寸记录下来,然后尝试锻造出一台中型发动机。

    但双缸蒸汽机的制造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实在太多,各种复杂的零件也远不是靠他一双手就能锻造完成的。

    且他前几天才高强度打过一阵子铁,让他再全身心地投入到锻造室内,与锻炉和金属为伴,他着实有些打不起精神。

    恰好这几日星期六研读《国画技法入门》,经常来窑洞向陈舟请教问题,启发了他,使陈舟找到了另一项有意义的工作——

    传授更多知识。

    不止是农耕、畜牧方面的知识,还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诗词、典故等知识。

    ……

    距离校园时期已过去太久,对于学过的一些文学名作,陈舟已记不真切。

    但年少时期背诵过的诸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和弟子规,他还是能记起的。

    除此之外,李白、杜甫、杜牧、辛弃疾、苏轼等诗词大家的诗他也记得许多。

    从记忆深处将这些作品掘出,一一写在纸上,并贴心地对一些晦涩的地方做了注解,陈舟将它们装订成了小册子。

    每本小册子仅有十几页,其中内容并不算多,但对识字数量不足的土著而言,依旧是天书一般的东西,别说读懂,能从头到尾读一遍都不可能。

    不过陈舟也没打算让土著们立即学会背熟这些小册子。

    这种文化层次的“同化”是在生活习惯,风俗等方面都相近乃至交融后,才慢慢开始的。

    在此之前,“小册子”全都被统一放到了星期六和星期日的小木屋中,由这两人或者说星期六最先学习。

    这一方面是避免星期六频繁来到窑洞请教问题,让他可以拿着小册子自行学习。

    另一方面也因为星期日是个不爱学习,偏好使用暴力解决问题的人。

    陈舟希望他与星期六同吃同住时,星期六学习的时候能顺便教授星期日一些知识。

    跟学霸住在一起,哪怕变不成学霸,学习成绩也不会很差。

    ……

    除传统文化外,陈舟还掌握着许多更加实用,更值得土著掌握的知识。

    比如藤编书籍中的各种编织技法。

    之前他专门绘制过一些技法教授给土著,土著也顺利学会了,并将其应用在工作中的各个领域。

    但那本编织技法不过是整本书的冰山一角,更偏向基础编织。

    如今土著们大都已经入了门,陈舟便挑选了一些实用美观的器皿编织法,绘制成小册子交给了星期六,让他代为教授。

    随后,陈舟又根据自己的经验,整理出两本书。

    其中一本是木匠入门指南,其中罗列了各种注意事项,雕凿锯截的技巧,以及几种简单的榫卯结构的制造方式。

    另一本则是锻造入门指南,书中写着陈舟数月以来积累的锻造经验,还有一些关于基础矿物、金属的特性,刀具如何打磨如何保养方面的知识。

    ……

    思考书写工作看起来轻松,真做起来却让人觉得精神疲惫。

    尤其是考虑到这些手册都是写给土著看的,陈舟就不能使用太多专业术语,必须得用更简洁更便于理解的方式叙述出来。

    若是遇到复杂的地方无法用文字解释,他还得在纸上绘图,以消除土著的阅读障碍。

    正所谓一入书房深似海。

    整日缩在窑洞中,听着窗外的雨声,撰写技术手册,陈舟只觉时间流逝的飞快。

    不知不觉间,便已到了四月初。

    ……

    四月一日是第八十五次神秘奖励送抵海岛的日子。

    粗一计算,陈舟突然发现,自己已经来到岛屿接近1300天了。

    长达一万多天的挑战,他已经渡过了整整十分之一。

    回想刚开始挑战,那时的每一天都显得格外漫长,各种各样的困难接踵而至,常常把他忙得焦头烂额。

    而现在,无论是耕种还是畜牧,亦或是垒砌木石墙乃至做饭这种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