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从鲁滨逊漂流记开始 > 第六十七章 发展

第六十七章 发展

    第六十七章 发展 (第2/3页)

岛民们的追捧,据说斑马就花大价钱置换了两件奖励。

    那些在现代社会常常出现于工地或农田的工具,到了斑马家里却成了摆放在置物架上的“奢侈品”。

    每次邀请朋友到家里,斑马总是会带客人参观把玩两件金属工具,说到这些工具来自首领工厂,甚至来自“天国”,他脸上永远充斥着向往和崇敬,仿佛只要在家中摆上这些东西,木屋内就充满了荣光。

    ……

    越过灰色围墙,再往前,海岸线上尽是码头的延伸。

    新造的小船,或是挂着皮毛缝制风帆的舢板,或是使用了改进技术的独木舟,或是用木板拼接成的筏子,在海边排成了长长一列。

    沙滩上打了木桩,桩上铺了木板,两侧有一些尚在建设中的房屋框架。

    这里从早到晚,时时刻刻都能看到岛民出没,有些新岛民甚至把家安置在了海边,只为节省时间——

    他们可以尽早上班,尽早下班,还能同有船的人一起出海捕捞,弄点肉食吃吃,若是收获丰富,说不定可以卖些鱼给那些家底殷实的人,换些稀罕的调料。

    视线越过一片繁荣的码头,向远处看,便可看见十几座庞大巍峨的方形建筑。

    那是岛屿的炮台。

    这些炮台形制相同,在山的两侧均有建造。

    借助炮台,火炮的射程得以延长,可以直接打击海上的帆船,或是攻击登陆的敌人,它们归警卫队所有。

    每隔十几天,岛民便能看见警卫队成员在炮台上训练火炮射击,那震耳欲聋的声音恍若雷鸣,令人胆战心惊。

    炮台前方,有几块巨大的晾盐场,岛上的粗盐全都来自这里。

    在炮台后方,沿沙滩走上斜坡,则是一片嫩绿色的小树林。

    从前靠近海边的树林本就稀疏,后来为了利用超时空切割制造板材,几乎被采伐殆尽,海岸边也就成了光秃秃一片。

    为了保护岛上的生态环境,陈舟特意下达了植树造林的命令。

    这里的小树林就是新指令执行后的成果,虽然树苗现在还很稚嫩,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它们总会成长为参天大树,为这片空旷的土地提供庇荫。

    ……

    人一多,荒芜的地方也就有了生气,显得活起来了。

    这座新建的港口自是没有现代港口那样恢弘壮观,也没有同时期的其它港口那样美丽——

    它甚至没有几栋木石结构的建筑,更别说红砖绿瓦,穿梭的大型船舶和林立的吊机了。

    但这里终归是岛上最热闹的地方,亦是岛民们从大海中获得食物的重要区域。

    从早到晚,这里总是忙碌的。

    岛民们于此来来往往。

    工人迈着稳重的步伐,有条不紊地穿梭于造船厂与居所之间;

    渔夫划着船,挑风和日丽的天气驶向近海,撒开大网捕捞鱼蟹;

    警卫身板笔直,站在高耸的炮台上瞭望远处,海波碧蓝,翻卷着银白的浪花……

    ……

    从码头走过,继续向前,岩河两边的高坡,曾经的绿地全都变成了绒毯似的庄稼。

    绿油油的麦苗铺在地上,顺着和风摇摆;玉米垂着穗子,炫耀似的亮着它饱满的果实;

    火红的辣椒、被烈日晒得发蔫儿的白菜……

    殷红色的荞麦刚开花,那密密麻麻的小白花仿佛挂着雪,将田地绘成了一片洁白的世界。

    可惜岛民们自出生以来一直生活在热带,不曾见过雪是什么样子,他们只知道雪和冰一样,是白色的,晶莹的,能给人带来一种奇异的凉意。

    ……

    庄稼地旁,最常看见的“大人物”是星期六。

    陈舟已经放弃了自己年少时期的爱好,在现代了解过太多关于绘画的专业知识,见识过太多大师的画作,致使他认清了自己,不愿意再投入太多精力学习绘画。

    星期六却不同。

    在遇到陈舟之前,星期六根本不知道绘画为何物,看到陈舟的画作后,他才发自内心地想要学习这项技能。

    除陈舟的画、船上带下的油画和国画入门教材中的水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