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武学奇才 (第2/3页)
系子弟,自能说话,便要背诵口诀,所谓修炼、健体、致用也。
我们剑道的功夫艺境分三重境界,分为形剑、气剑、神剑,此三重境界,常人终其一生也难以达到第二重。
我观恩公面相,恐已过而立之年,从这个年纪开始修习武功,恐怕还要比常人难上十倍百倍。
为求心中有个数,我有一冒昧请求,不知当讲不当讲?”
一句口诀都没学到,先听毕楷讲了一大堆关于自己不适合学武的话,陈舟心道就算我学不会真功夫,练熟几招花拳绣腿也比抡王八拳好看呀。
别说年纪大年纪小这种事,我态度都表现的这么坚决了,难道还能不学吗。
回忆着古装剧中的措辞,他回了一句:“但讲无妨。”
“那好,请恩公脱衣。
我想摸一下恩公的筋骨,看看您的天赋到底如何,以便继续接下来的传授。”
……
寒冷的冬夜,林中的篝火内添了数根粗壮的木柴,催得火焰高高燃起,烤的周围一片燥热。
在这红艳的火光下,陈舟脱掉了衣物,只剩单薄的内衣,坐在火旁任由毕楷点按他的肌肉穴位,并配合毕楷做出各种动作。
毕楷虽有家传剑术,可毕竟没有正规的师承,对于摸骨一事并不熟悉。
他只能从武林高手的共通点判断陈舟是不是练武的好苗子。
其一在于悟性,这一点需要待会让陈舟背过功法要领,练习动作后方能知晓。
其二在于武德心性。
品德高尚者,谦逊、沉稳、性情和善,从不恃强凌弱。
这一点陈舟早已过关。
猛犸一战是毕楷和高耀将祸水东引,陈舟原本可以置之不理,却仗义出手,而且救下他们之后并未挟恩图报,而是潇洒离去,光是这一点常人便做不到。
其三在于筋骨。
这一点说得复杂,其实用现代话来说就是看人天生的体态,比如手臂是否长,臂长者交战有优势,腿长者适合练腿功。
还有就是协调性和柔韧性好不好,反应速度快不快。
在这方面,陈舟表现出了恐怖的潜力——
他的胳膊和腿虽然只是正常比例,但他的柔韧性、协调性和反应速度都远远高出常人,甚至超出毕楷这个武林高手一大截。
待陈舟为毕楷展示了几个超高难度的瑜伽动作后,毕楷更是满脸惊愕。
他实在想象不到,为何一个从未修习过任何功夫的人能具有这种根骨,别说跟其他成年人比,光是这份功夫,少林之中的许多大师恐怕都做不到。
毫无疑问,筋骨陈舟完全合格,并且远远超出毕楷的预期。
拥有这样一副筋骨,就算陈舟年纪大些,悟性差些,只要肯下工夫,至少也能在外门功夫一途有所建树。
测过筋骨,毕楷对陈舟已经很有信心,随后他又测试了陈舟的劲力。
这一点用现代术语解释就是力量和步态,包括爆发力、下盘是否沉稳。
陈舟接受了搬运重物、测试拳力和扎马步等几项测试。
结果同样令毕楷瞠目结舌。
一个从没练过武的人,竟然比任何专修外家拳的宗师力量都大,爆发力都强,下盘更是稳的一塌糊涂。
陈舟扎下马步后,即使往他小腿拴根绳子,让大角鹿拽他都纹丝不动。
如果不是知道恩公没有骗自己的必要,毕楷甚至会以为陈舟是故意装作不会武功来诓骗他。
武德没问题、筋骨没问题、劲力没问题,悟性还需再看,还剩一项意志毕楷觉得也没必要测试了。
能在这种环境中活下来,生存这么久,陈舟的意志力不可能会差。
况且拥有如此惊人的身体素质,就算悟性和意志力差一些,学两门偏注重招式的武功也是绰绰有余。
要知道在毕楷所见所闻之内,所有成名已久的武林高手都不具备陈舟这种堪称可怕的筋骨和劲力。
也就是说他这个恩公完全就是先有一身横练的筋骨,后去学招式。
如此一来,只要人不是过于愚钝,记下招式后,至多三五年就能融会贯通,一跃步入宗师行列。
……
确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