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从鲁滨逊漂流记开始 > 第十三章 猎熊

第十三章 猎熊

    第十三章 猎熊 (第2/3页)

料和锻造技艺的精湛。

    无论是保尔的军刀,还是陈舟的苦无、手里剑或是那把长刀,放在毕楷那个朝代都是足够名动江湖,引起血雨腥风的神兵利刃。

    尤其是陈舟从黑袍人手里夺来的长刀,简直称得上是“江湖第一刀”,其使用的折叠锻打工艺,经酸蚀呈现出繁密细致的花纹,更是让毕楷一度以为这刀是用天外陨铁锻造。

    毕楷不是喜欢坐井观天的蛤蟆,有不懂的事他向来愿意请教。

    保尔与他语言不通,即使乐意与他沟通,关于锻造工艺这事一时半会儿也讲不明白。

    所以许多知识毕楷只能从陈舟那里汲取。

    长期相处下来,由于语言一脉相承,他的普通话已经算得上标准,除了一些名词需要陈舟给他解释外,大多数概念他都已经可以听懂。

    关于材料学和锻造,陈舟既有在学校中学到的理论,又有在孤岛上自行锻造积累的实践经验,解释的相当详细,而且通俗易懂。

    有了这位“老师”,毕楷才弄明白金属为何坚硬,为何强韧,为何不腐。

    宝剑何以吹毛立断,何以削铁如泥。

    武林中人哪个不想拥有神兵利刃,只是苦于找不到名匠出手,更没有合适的材料。

    从前毕楷一直以为只有天外陨铁才是上等材料,万没想到,其实最顶级的锻造材料其实遍地都是,而所谓的神兵利刃,在近千年后,便能批量生产,甚至沦为寻常百姓家的厨具。

    当然,陈舟没忘记告诉毕楷,到了后世,冷兵器即使再锋利,也上不了台面了。

    火器乃至核武器才是真正的“武林秘籍”,其威力无异于古籍中的妖魔异兽,有顷刻间覆灭百万雄师的伟力。

    听到这些,毕楷的兴趣便又转移到历史方面。

    他所在的世界虽与华夏有些区别,但大体走向却没有变化。

    陈舟询问,毕楷只是唉声叹气,言说世道不公,朝廷腐败,民不聊生。

    太湖鄱阳湖暴雪结冰,陕甘大旱颗粒无收,又逢朝廷加征三饷,百姓啃尽树皮后甚至易子而食。

    就连京师都闹起瘟疫,致使明军“衣装持械僵立道旁”,更有闯王李自成起义,活脱脱一副末世景象。

    百姓苦时,江湖岂能不受波及。

    开始挑战前,毕楷原与东林党有些牵连。

    后魏忠贤把控朝纲,东林党惨遭血洗,他也挂上了朝廷的悬赏,不得已跑到西北地区,只想醉心于剑道,在山野中了却余生,哪成想竟能遇到如此光怪陆离之事。

    毕楷不是读书人,虽然行走江湖时他亲眼看到过太多豪强欺压百姓,也曾行侠仗义,惩恶扬善,但他自知不是什么当官的材料,更无法在尔虞我诈的官场中存活下来。

    都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有些事毕楷看在眼里,却是有心无力,关于救苍生,救黎民一事,他虽然想做,却早就放弃了。

    在他看来,天下形势总是会有改变的,无论是闯王李自成还是其他什么王,只要他们起义成功,覆灭了朝廷,百姓便能过上安生日子。

    至于天灾,也是皇帝昏庸所致,日后遇上明君当道,自然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了。

    沟通过程中,陈舟能明显感觉到毕楷这种消极的情绪,便常常劝解他,给他讲一些后世的历史故事。

    听到明灭清起,再到清末民初,华夏儿女遭受了怎样的欺凌,承受了怎样的耻辱时,毕楷便气得双目赤红。

    再听到日寇侵华,在华夏土地造成的杀孽,屠戮后,毕楷怒发冲冠,甚至起身一刀劈开了床铺。

    直到陈舟讲到近代史,中华建国,乃至进入现代后的种种,他的情绪才平息下来。

    虽然处于不同世界,甚至是不同的时间线,但毕竟是相似的人,陈舟还是希望毕楷回到他的世界后能积极地做些事,寻求改变。

    都说在历史的车轮下,个人的力量极其渺小,大势已成后,谁都无法扭转局势。

    但这跨越了时间空间阻碍的事,谁又能说得准呢。

    退一步讲,哪怕因为毕楷的某些举动,使得后世能少死几万人,少被劫掠一座城市,都是莫大的改变,不知能拯救多少家庭了。

    当然,思想的改变并非一朝一夕能够促成。

    陈舟只希望毕楷完成挑战离开后,思维能更先进一些,起码要与近现代的思潮相靠拢。

    如果他能靠着“先知”的优势改变明末大厦倾颓的局面,甚至黄袍加身登上王座,取代清朝建立一个别样的帝国,陈舟也算是异世界的“帝师”,冥冥中不知受多少人敬仰甚至祭拜了。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