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从鲁滨逊漂流记开始 > 第十六章 陷阱

第十六章 陷阱

    第十六章 陷阱 (第3/3页)

断,因此也就不知道什么时候出手抢夺最合适。

    除此之外,这里的地形还很令人头疼——

    信标悬于一片空旷的草原上,附近连稍微高一点的土丘都没有,更别说庞大的树木或是山峦。

    在这种地方基本没有可供观察的高台,也没有用于隐藏身形发起刺杀的沟壑,指望像上一次争抢补给那样,搅混水使其他挑战者互相猜疑,然后自己再趁机出手更是门都没有。

    平坦的草原上只覆盖着一层雪,一眼就能望出几公里。

    入夜后黑暗稍微能起到些隐蔽作用,日间穿着兽皮衣的人站在这里就像白纸上的黑点子一样醒目。

    ……

    松开绳子,将板车扔在雪地上,陈舟绕着信标走了几圈,不时瞭望周边草原,期待能提前获知信息。

    然而这里只有皑皑白雪和呼呼的风声,根本看不到除他之外的人。

    有那么一阵儿,陈舟甚至觉得这里只剩下他和保尔毕楷,其余挑战者都死光了。

    但理智始终在提醒他——

    或许有这种可能,不过出现这种可能的概率近乎为零。

    零下六十五度的低温的确可以杀死大多数挑战者。

    但此前气温最低也不过零下四十度左右,既然他们能蜗居在山洞中活到现在,那其他人一定也可以。

    别的不说,单是毕楷提到过的那对疑似非洲人的,可以驯化猛犸的挑战者,就断不可能提前被淘汰。

    ……

    一时半会儿没看到其他挑战者,考虑到补给降落后自己将要以一敌二,陈舟还是打算尽早做些准备。

    他最先尝试在雪地上挖掘陷阱。

    但掘开雪层后,其下的冻土实在太过坚硬,即使他力气再大,没有金属镐头和铁锹的帮助也无法在短时间内挖出够深的土坑。

    放弃这一计划后,他从日本忍者的袭击中获得灵感,切削了十数根尖锐的木锥,安插在雪层中。

    草原上的积雪约有30cm厚,最深处超过1m,而信标正下方的雪层都是偏薄的,厚度大多在30~45cm之间。

    陈舟挖开雪层后,会用火把烤化最下方的积雪,然后再将木锥尖端朝上,放在雪水中。

    此时气温毕竟还在零下,用不了多久,雪水就会冻成坚冰,木锥也就被牢牢地固定在冰雪中了。

    待木锥完全冻硬,他再往陷阱上布置积雪,加以掩饰。

    深知无法避免其他挑战者得知自己率先到来,对于自己留下的脚印和板车留下的拖痕,陈舟没有半点遮掩的意思,这是为了让其他挑战者放松警惕。

    当然,呈现出的痕迹都是无关紧要的,关于自己真正的去向,陈舟却不敢暴露。

    在补给落点一带踩出大量脚印,确定其他人短时间内绝对无法根据脚印判断自己离开这里后往哪个方向走,陈舟才开始布置第二重陷阱。

    如果说木锥是用于杀伤敌人,那这个陷阱就是用来混淆视听的。

    陈舟收集大量枯草梗和低矮的灌木,在方圆十几里的地方搭起了多个疑似窝棚的小建筑物。

    这些建筑物乍看上去是可供人休息的庇护所,其实都是实心的,里面全都是细碎的柴火。

    到补给降落之时,假如还没有掌握其他挑战者的动向,陈舟就会挨个点燃这些“窝棚”。

    适时整片区域都会亮起火光还有冲天的黑烟。

    烟幕就如同树干,既能阻碍别人的视线,也能使其他人无从判断哪一处为真哪一处为假,从而给他创造优先出手的机会。

    ……

    从早到晚,陈舟足足忙了一天才完全布置好木锥陷阱。

    混淆视听的小窝棚需要太多柴火,而这片平整的草原缺的正是柴火,即使他拖着板车全力搬运,临到天黑也不过搭建了三个。

    不过木锥陷阱的布置倒是很顺利——

    由于在岛上生活积累了一些狩猎经验,陈舟布设陷阱的位置也都很刁钻。

    有些陷阱只与他的脚印相距不到3cm,有些陷阱在两行足迹之间凸起的雪层内部,还有些陷阱甚至就在脚印下面——

    别看脚印已经将雪层踩得凹陷下去,其实只要下面还留有15cm的余量,便足以隐藏尖锐的木锥。

    这都是敌人容易忽视的点位。

    一旦产生冲突,没有防备的敌人在战斗中踩中陷阱,产生的后果必然相当致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