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远镜映残臣 (第1/3页)
陪同胡贡民和多积礼南下的大明官员是锦衣卫指挥同知骆养性和新科进士、鸿胪寺主簿解学尹。
骆养性把建奴当贼一样防备,任何武器都不允许携带,任何人都不许见,甚至在船头看风景都有限制,运河边有城市不准看,有驻军不准看,有村庄也不准看。
一句话,本官为你们好,否则你们多半回不去。
解学尹是新科进士,官职低微。不过他有个亲哥哥叫解学龙,已经是户部郎中了,身上还有从四品的兼官。
他还有位族兄叫解学熊,昭武卫指挥,皇帝亲卫大将。同乡前辈中,平辽总理吴甡更是已经跻身帝国重臣了。
解学尹在天启八年进士中属于垫底的存在,但他却是正儿八经的京官,比外放的县令们不知要少走多少弯路。
南京已经没有鸿胪寺了,估计北京最多撑过黄立极这一任,他们也要并入礼部。这种部门整合是解学尹这种年轻官员喜欢的,有背景不会被刷落,并到新部门一般都能高升。
他虽然是文官,可惹不起骆养性,就算他觉得骆养性有些过份,有损大明天朝上国的大度风范,他也很明智的选择了闭口不语。
他哥哥解学龙正处在五品向四品迈进的关键时期,解学龙不顾辽东战火危险,霜冻苦寒,亲赴金州安民抚民,非常辛苦的。
亲弟弟要是拉了,整出一个同情亲近东虏的风评出来,解学龙能气吐血,然后绝对毫不犹豫跟他断绝关系。
当官也很难的。
胡贡民甚至没有见到他心心念念的扬州,书本里的扬州,诗词里的扬州,汉人的文华胜地就跟他擦肩而过了。他也是汉人啊,有文化的汉人,谁心里没有个烟花三月,谁不想骑鹤?
在龙江码头上岸后,虽然锦衣卫依然隔绝他们,但挡不住胡贡民和建奴们的视线了。
旁边船厂里高大的西班牙盖伦船,和大明正在仿造的船楼,给了他们极大震撼。
这艘船西班牙人和大明已经谈了两年了,从年前谈到年后,还没有赎回去,大明这个帝国的部门实在太多了,效率简直低下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