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问仙道 (第1/3页)
几人都看过来。
杜家叔侄知道了江先生的不凡,更是想知道这样的人会怎么作答。
杜郎君年岁长,读过一些道经佛经,也读过神仙传记,他知道古时有仙神本领万千,可施展神通道法,把一块顽石点化成金子。
是赐给这一家子,免他们烦忧一生?
像江先生这样的人物,结交的必有一地官员,认识当地县令或者世家大族的子弟。
是让县令、世家来妥善安顿?
在众人的目光中。
江涉放下酒盏。
他语气很平静,道:
“我若回答,想来会令你们失望。”
杜甫、杜郎君、和尚、元丹丘、李白、院子里的那些精怪们,全都抬起头,看向江涉。
只有猫和驴子,一个埋头吃肉,一个低头叼走桌上的半盘绿菜。
李白奇怪。
“先生?”
同席的,只有老鹿山神和张果老,听出几分意思,若有所思起来。
外面的庭院里,皂荚树被风吹的索索作响,淡淡的花香飘来,清淡宜人,并不扰人。
江涉并不答话,只笑着饮酒。
老鹿山神瞧出他们的疑问,难得开口:
“我倒是有些想法,猜测不出先生的答案,便说说自己的见解——以天地中一寻常之事为例,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伺机而动,诸位可曾见过?”
众人点头。
他们不一定见过螳螂捕蝉,但也见过类似这样捕猎的场景。
鹿门山神数月不曾为山兽讲道,也生出不少兴致,端着酒盏,笑看众人,一一瞧过他们或错愕、或若有所思、或有不忍的脸。
老鹿山神慢悠悠地问。
“若今日有一蝉,在诸位面前。”
“后面竹林中,蛰伏着一只等待捕食的螳螂。螳螂之后,林间栖息着一只雀鸟,伺机而动。诸位瞧见,要如何?”
“救。”
“还是不救?”
杜郎君蹙起眉,他侄子杜甫放下筷子,醉乎乎的也在想这个问题,他之前所见街头戏耍的一家子,和这位老丈所举例螳螂捕蝉,总觉得很不同。各种念头想法在少年人的心中碰撞,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半晌,他说。
“我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