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管“托”起好日子。1998年,陈龙回老家结婚,发现村里耕地荒废了,他觉得很可惜,就把这些荒地收集起来,帮村民种地。一开始陈龙还是用传统的方式种地,收入不是很高,后来他不断向技术人员学习,采用现代化、机械化、科学化的方式种地,逐渐成为了当地的种地能手,收入也在不断地增加。同时,陈龙还探索出了一种土地托管模式,帮其他村民种地,也能获得一部分收入,这样他就慢慢地成为了当地的致富典型。
陈龙是山东省郯城县陈庄村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原来一直在城市打工,做厨师,收入还算稳定,但在1998年,他突然回到老家,开始种地,这究竟是为什么?
当时村里很多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很多地就荒废了,陈龙觉得很可惜,就把这些荒地收集起来,自己耕种,可让他意想不到的是,第一年在小麦收获的季节,他就遇到了问题,晾晒场地不够,还遭遇暴雨,他该何去何从?
连续种了两年地,赚钱还不如在外地打工,在妻子的催促下,陈龙不得不干起了老本行,但很快他就辞掉工作,重新开始种地了,这究竟是为什么?
2002年,郯城县农业推广机械插秧,就在别的村民都在犹豫的时候,陈龙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可让他意想不到的是,插秧机插了没几行,他母亲就把他臭骂一顿,这究竟为什么?
随着耕种土地面积不断扩大,陈龙逐渐探索两种托管模式:一种是全托管,一种是半托管,通过土地托管,他赚的钱比种地还多,那究竟什么是土地托管模式?为什么如此赚钱呢?
2013年,陈龙又开始玩起了新花样,他花了将近七万块钱,买了一架植保无人机,可让他意想不到的是,回家第一次试飞就出现问题,飞机直接从天上掉了下来,摔坏了,这一下陈龙该如何收拾残局?2016年,陈龙一家三口都参加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他为什么如此重视这个培训呢?想了解更多详情请看本期《农广天地》20181104托管“托”起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