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话到嘴边留半句 (第1/3页)
跟前世一样,平吉林也没考上高中,已经满了十六岁,也不想复读,就跟着平曙林一起在表哥沈建生的店子里打工,学徒。
平曙林前一世每每回忆在装修店学徒的日子,就唏嘘不已。店里没有动力车,往工地送零星材料就只能蹬人力三轮车,只有成吨成吨的材料,才会租用拖拉机。
这一世,还是要这样。
店里现在每天都有几处作业点,有公家的,也有私人的。
每天清早,平曙林带着平吉林蹬着三轮车,把几处作业点的材料送完,他们才去那些公家的作业点,跟着老师傅们学徒。因为私人的装修,不愿意让学徒的人做。
师傅都是临时喊出来的,实际你学不学的好,完全考自己。
前一世,平曙林两兄弟只花了不到两个月,就学会了调制涂料油漆,学会了批刮仿瓷涂料和喷涂刷涂油漆。
这一世,还是从学油漆涂料开始,许多窍门就自然的涌入脑海。这个东西就像读书一样,白天听课朗诵做题,晚上躺在床上再在脑子里过一遍,学完的东西自然记住的比哪些想都不想的人要多。
学技术也一样,前一世的经验就是这一世的理论基础,完全可以用来指导学习过程。
平曙林带着平吉林,每天起早摸黑,不仅表哥表嫂喜欢,哪些大师傅们也喜欢。他们自然愿意把经验多给他们讲解,自己又有前一世的经验在脑,不到半个月,平曙林就可以单独操作。公家的活完全让他独立作业,私人家的活,也能叫他打底涂。
平吉林在前一世的技术比平曙林更好,所以他在平曙林的指导提醒下,也不到一个月就出师,单独接活干。
有了单独干活的技术,沈建生也不浪费他们,毕竟多两个师傅,每天就可以多出一成活,就可以多接一两户业务。一个月,沈建生就没让平曙林兄弟俩送货,只要他们把自己作业的材料顺路带去。送货的事情交给了他的弟弟沈中生,也是平曙林的表哥。
平曙林记得前一世只在表哥店里学了涂料油漆,没有学泥工,不会铺装瓷砖。
这天,兄弟俩在花钢桑唐山一户私人家做涂料,旁边邻居进来问价。
“师傅,你们涂料做多少钱一平方?”
平吉林快毛快嘴,他抢先回道:“两块五,刮两遍,抛光。”
“贵了点吧?”旁边邻居觉得他开价高。
“你可以问问这家老板嘛,看他家是多少。我们不可能一栋房子做出几个价的。”平吉林解释,嗓门天生大。
平曙林前一世其实不喜欢多讲话,不到万不得已,不要他说话,他就觉得很好。他知道平吉林喜欢跟人家说话,用老家的话来说,就是嘴巴子讲得狗死。
他知道这既是平吉林的优点,也是他的短处,言多必失,所以前一世,平吉林因为快毛快嘴的毛病,总是说错许多话,也说了许多废话,有时言语不对,把人家顶到墙上下不来,就得罪人。
这一世,平曙林就有必要管住他的嘴,调教好他,不要乱说话,乱搭白。所谓话到嘴边留半句。只是以平吉林的性格,不晓得这一世可不可以改变他说话的方式。慢慢来吧。
“你们有贴瓷砖的师傅吗?”邻居又问。
“我们店里有专门的泥工师傅,而且技术好。”平曙林回道。
“我就是想泥工和涂料要衔接起来,这样才不耽误功夫。”邻居说话,感到他有点担心。
这很正常。就像现在做得这一户,泥工做完,过了几天,他们兄弟才过来做涂料。没办法,每户都会有这个空档期。
邻居说了一阵,走了,他说还要再问问其他店子。
中途休息,平吉林对平曙林说道:“哥,我看明年我们就自己去开店。我们可以少接一些活,自己就可以做一份工,挣钱不会比请人做少。”
作为活过一世的人,知道怎么经营才能多攒钱。前世就是按照平吉林这样的思路开店的,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