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话到嘴边留半句 (第2/3页)
不得请人,想把工资也由自己挣了,结果忙不过来,跑掉了好多业务。那样干了快一年,平曙林才改变经营思路,开始跑业务,决定多雇人做事,自己几乎不再参与现场作业。
“老弟,你这个思路,只能讲是小农意识。我知道,自己做可以多攒一份工钱,可能前面两个月没打开业务,可以那样做,但开两月店子后,肯定不能再这样做,必须请人。自己不能陷在做事里面,必须多跑业务,人越多,活做得越多,才会更攒钱。”
平吉林表示不理解。
......
时间进入了1993年,1月5日,晚上9点。
平曙林坐在床头,双手支在书桌上,认真地翻读着同学们的来信。这几天,又接连收到了同学们的来信。
李梓淑考上省城税务学校,学的会计专业。她在在信里讲道:曙林,又是新的一年了,你上次在信里讲已经能够单独干活了,做出来的活能够得到用户的认可,我很为你高兴!也许,你讲的对,‘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你也说在计划,明年上半年就要自己开一家装修店,你表哥也支持,对于你这份计划,我本人也代表我坚定地支持你,预祝你旗开得胜,生意兴隆。但我要提醒你的是,注意不要去找你在表哥那里做事认识的客户,避免大家心里有意见,免得难堪。寒假,我会来看你。
李梓淑在信尾画了一个红红的爱心。她已经从原来的言行关心,上升到了文字与情感的表述,她首先向平曙林发起了爱的信号。
平曙林前一世不敢接砣,原因是觉得自己以后最多是名商人,而李梓淑肯定会成为吃粮票的人,两人太有差距,他无法自己逾越。而这一世,因为他心中已经锚定了不久就会遇上的妻子,他早已决定一定要对她好,一定要第一时间接受她的情感。所以回信里面,对李梓淑的言语是相当的中规中矩,只当做同学对待,只讨论时事和人生,没有写一个字表述爱意。甚至还在文字中表述自己已经有了喜欢的人,希望老同学能够祝福自己。
李梓淑收到他的回信后,气得呀,一脚把自己的脚被床腿踢痛了。
陈杰仲在省城矿业学院,后世是985A+,妥妥的全国重点,他学的是机械制造。他在信中写道:高中读的理科,感觉枯燥无味,但还有几个知心同学可以打闹。但在矿院,大家好像只各顾各的事情,或读书,或打台球,或看小说,感觉大家交往很少。每天面对一堆理论公式,乏味。最主要枯燥的是女同学很少很少,全班才三个女同学,严重比例失调。
他在心里还讲:大学课程比高中还累,天天泡在图书馆和实验室,根本没有时间跟其他人交往。所以每天是一个人去上课,打饭,进图书馆,人生都没有一点色彩了。哦,还有呀,下学期可能试验会更多,我可能给你的信没那么多,你可不要怪罪我呀。再有一个事,我得提醒你,李梓淑高中就喜欢你的,你自己应该也能够感觉到的,你可要抓住机会呀。都是女追男隔层纱,这对你很有利的哟,她跟我说过,说你是个木头人。其实我知道,你是攥着明白当糊涂,你可别真的跟木头人一样。只要李梓淑不计较,你就应该舍弃你那些世俗的观念,大胆的去爱啦。
高四毕业才半年,李梓淑就把这些情况跟一个男同学讲说,也可想她对自己的情意之浓,之强烈。平曙林也知道这喜欢一个人的事,最怕一头热,一头冷,寒了主动者的心。但平曙林很清楚,李梓淑有意,不代表她家里肯定同意,所以还是不去浸湿那碗米,别将来搞成夹生饭。最主要是自己牵挂着那个即将走入自己生活的那个女孩。
平曙林记得上一世,陈杰仲要到三十岁才结婚,毕业后到结婚那段时间,一心扑在生产一线,根本没抽出时间去想找女朋友。谈过几个,都因为他没有花前月下,几天就分手了。三十岁结婚的对象,从认识到走进婚姻殿堂,只花了三个月的时间。
平曙林回信不忘把他损了一通,讲道:你是得了便宜还卖乖,你想个办法,让我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