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话到嘴边留半句 (第3/3页)
读大学,你来刮涂料。还有,女.同学多少,与你有关吗?是不是想发.情了呀,可惜你只是个癞蛤蟆,没有天鹅肉吃的。
平曙林奇怪的是居然收到了一个叫康靖贤的来信,不知道他怎么知道自己的情况,在学校读书期间,虽然跟同学们一起帮他打过一架,但两人也并没有过多的交流。是不是自己重生,改变了一些人际关系呢?上一世,并没有收到过他的信,后来也没有多的联系,唯一两次,也是同学聚会,只在餐桌上见过,彼此问问而已。上一世,他就留在福城那边教书,就更没有什么来往。
康靖贤在福城师范学院,读汉语言文学。他的语文成绩很好,高考作文六十分,得了五十四分。他的信洋洋洒洒写了三页,还意犹未尽。语言是精彩异常,不带重复。
他在信里调侃地讲道:平曙林,现在的福城很热闹,正在举行福城省侨商联谊会,我去看了一次,哇,那些个侨胞都像是大佬,穿得花花绿绿,墨镜礼帽。那时,我在想,我不会也有一个侨胞老板的外祖父或是舅老爷吧。哈哈,想想都美吧。要不这样,你抽点时间来一趟,说不定可以碰到你家姨奶奶什么的亲戚,那你就不用刮涂料了。假如怕浪费车票,不然,你回家问一下你妈,看有没有这样的亲戚。
这家伙,嘴欠。
平曙林家三代以内肯定没有海外亲戚,因为革.命时期从来没有因为这样的事被斗争过。上一世,临到死时,也没有海外亲戚来找过。倒是外公确实是革.命人士,只是走错了队伍,听说差点被毙了,现在都没有给个让人心安的说法。他问过外公,当时为什么不起诉,政.策有规定。但外公只是笑笑:茅屋三间,书几本,田一丘,蔬菜地一块,够活,比什么都好!
平曙林当时不太认可外公的说法,到现在都不理解,因为得到说法的人员,每月都补了一份养老金。
平曙林给康靖贤的回信没有太多的话,但也没有严肃正经:我问了,我家没有人去过福城,估计没有在那边留种,哈哈哈。
把来信都好好读完,又写了回信,又看了一会建筑方面的书,时针指到了夜里零点。平曙林把书信收起来,准备洗漱。
门打开,平吉林走进来。
“你怎么才回来,又去干啥了?”平曙林严厉地问道。
他也没去读书了,刚刚初中毕业,没考上高中。平曙林想花点钱要他去读职业中专学校,也学建筑方面的课程。在那学校里读,还是要正规,即有理论还有实操。
平吉林没有听哥哥的,他说自己不是读书的料,以后跟着老兄打份工就可以。
“晚上不好耍,跟奎猪子他们去看了场录像,打了几盘桌球。”平吉林一下倒在床上,懒洋洋地回答。
长兄当父,必须把弟弟带好管好。
平曙林开始啰嗦,教训弟弟:“你还小,正是涨知识学本事的时候,你别以为刮涂料简单,就不学其他了。你难道一辈子刮涂料吗?”
平吉林笑道:“哥,我家有你读书学本事就可以了,以后,我跟着你混,你指东,我绝不打西。这样可以了吧。”
平曙林也不好太严厉,那样反而会有副作用,就只好说道:“赶紧洗澡睡觉,明天还有一户要完成。”
唉,也好,两个人出来挣钱,母亲就更轻松了,把妹妹好好供出去吧。
平曙林现在才知道父母原来有多操心。现在走向社会,开始慢慢有了体会,长兄当父!
经历了前一世,平曙林更了解弟弟。这家伙脑瓜子真的灵活,随便学什么,一学就会,接受能力特别强,只是不知道他为什么就不喜欢读书。
后来的生意中,平吉林大多数时候都跟自己在一起。所以就有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平曙林落寞了,平吉林跟着也落寞。幸亏平曙林后来坚持要他也读了电大,考了一些证件,才在没跟着平曙林的时候,也可以有份拿固定工资的活干。
这一世,怎么也要改变这些悲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