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去县里作报告 (第3/3页)
地误人一年,能不能过个好年,就看咱们的了。公社说了,大雨不远了。”
李大山看了看没有一丝碎云的天空,猛地吐了一口吐沫,暗道这哪像会下雨的样子!
老孙三人看着眼前的年轻小伙子,皮肤黑的像是第三世界的友人,头上戴着的草帽边缘烂了一个窟窿,米黄色的背心紧紧地黏在身上,衣摆上还有几个像是被虫咬破的小洞。
裤子挽到了大腿根,腿上沾着河沙和黄土,解放鞋的鞋底都快掉了,跟普通的农民根本没有区别。
“你就是刘一民同志?”老孙难以置信地问道。
“你好,我就是刘一民。”
刘一民伸出磨出茧子的手,老孙一时间沉默了,这跟他想象的有点不一样,能写出刊登在《人民文艺》杂志上的作者,怎么着也应该是文质彬彬的样子,文人气息十足。
刘一民要是知道老孙怎么想的,肯定会让老孙试一试扁担担着两大桶水上坡浇地是什么滋味。
一担打碎生产魂,支书我是读书人。
“《驴得水》是您写的?刘一民同志,我叫王有文,文化馆的同志都叫我小王,但咱俩这个年龄差,你以后就叫我老王吧!”
“老王(吧),是我写的。”
“一民同志,你写的非常好,给咱们县争光了,我们文化馆的馆长听说后激动坏了,这么多年,我们汝县终于走出了一位在全国杂志见刊的作家,所以我们想请你过去做报告。”
老孙很快就认清了现实,急忙道出了此次过来的目的。
“作报告,好啊!”刘一民咧嘴笑道,拍了拍手上的灰,这水他真是担够了。
刘福庆和杨秀云得知刘一民要去文化馆作报告,高兴坏了。中午将老孙他们带回家吃饭,又给刘一民整理好了行李。
“咱一民真有出息,以前做报告都是支书,现在咱家一民也能去县上作报告,比你这个当爹的厉害!”杨秀云激动地说道。
刘福庆抽着旱烟蹲在门槛边笑着说道:“去县里也好,队里这些活实在是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