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口气太大 (第2/3页)
纸条率先掉落在桌面上。邹获凡好奇地打开一看,顿时乐了。
“发表请注明作者单位?汝县....”邹获凡冷哼了一声,这口气未免也太大了,跟作者已经知道会必须发表一样。
“看我给不给你发表!”
邹获凡推了推老花镜,决定仔细地看一看这名作者的“大作”,看看什么样的作品能让作者的嘴跟吃了大蒜一样,口气冲天。
邹获凡甚至心里面浮现出一个恶趣味,就是不给这位作者过稿,顺便好好挑挑毛病给本人退回去。
邹获凡打开正文稿纸,戏谑地读了起来。
看到第一句,邹获凡戏谑的目光便消失了,捏稿纸的手不自觉地用了用力。
本来靠在椅子上看稿,随着精神的专注,不知不觉地坐直了身体。
等看到最后,猛地用手拍了一下桌子,激动地站了起来,脚踢开了身后的椅子。
这举动吓得对面的编辑一跳,大家是共用一张大桌子,他这边一拍,那边跟地震了一样,顿时一脸幽怨地看着热血沸腾的邹获凡。
只见邹获凡摆开了架势,张开臂膀,以极其夸张的肢体动作朗诵了起来: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
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
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
“好!老邹这是谁写的?”邹获凡读完之后,有编辑好奇地问道。
“你们先说,这诗怎么样?”邹获凡指着一群编辑挨个问道。
“写的好啊,写的太好了。生动感人,情真意切。而且这比喻吧,很新奇很有想法。”
编辑部内,一群编辑七嘴八舌地说道。
主编严晨听到外面的动静,也赶紧走了出来。就邹获凡搞的动静,他不想听见都难。可惜出来的时候,他只听清了后半部分,前半部分隐隐约约,就是这隐隐约约,让他心急。
快速地走到邹获凡面前,笑着拿过了稿子再次读了起来。
“这作者肯定是北方人,老邹,你说我说的对不对?”严晨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