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锋藏青云:上岸先斩白月光 > 第66章 风过无痕

第66章 风过无痕

    第66章 风过无痕 (第2/3页)

着淡淡的松香,墙角一盆绿萝垂着藤蔓,水珠从叶尖滴落,敲在陶盆里发出轻响。

    老板老周是退伍军人,见着肖锋就扯嗓子喊:"肖主任,还是碧潭飘雪?"苏绾已经熟门熟路地挑了靠窗的位置,竹帘半卷,能看见河对岸的稻田正泛着金浪,风掠过时,稻穗沙沙作响,如潮水低涌。

    "县文旅局的财务报表。"她把牛皮纸袋推过来,指甲盖大小的翡翠戒指磕在瓷盘上,发出清越的一声"叮"。

    肖锋抽出报表时,指腹蹭到纸张边缘的折痕——是苏绾惯常的标记方式,重点数据都用铅笔轻轻画了圈。

    纸面粗糙的触感让他心头一动。

    他扫到最后一页时,喉间溢出声冷笑:"李昊上个月让阿强写举报信时,说我'挪用文旅节资金'。

    现在倒好,他们自己倒往空壳公司转了一百二十万。"

    苏绾端起茶盏,轻轻吹了吹浮叶,青瓷杯沿映着她微挑的眼尾,嘴角带着一丝浅笑:"你打算怎么做?"

    肖锋把报表推回她面前,钢笔尖在"非遗推广"四个字上点了点,墨点缓缓晕开:"他们想用举报信拖我下水,我就用这笔账反制。"

    他从公文包里抽出一沓材料,是文旅节期间所有支出的原始凭证,纸页叠在一起的厚度压得掌心微沉,"明早让审计局的老张来趟镇里,就说'应群众要求复核项目资金'。"

    苏绾突然笑了。

    她伸手把散在额前的碎发别到耳后,阳光透过竹帘在她脸上投下细影,像棋盘上的光影交错。"你这招,像极了《三十六计》里的'以子之矛'。"

    肖锋的耳尖微微发烫,掌心不自觉地摩挲着钢笔帽上的刻字。

    他想起今早苏绾送的那本《三十六计》,扉页的字迹还带着墨香,纸页翻动时仿佛有风掠过心间。

    正要说什么,裤兜里的手机震动起来——是镇派出所王所长的电话。

    "肖主任,阿强要出镇。"王所长的声音带着股子急,"我们巡逻时碰着他,背着个蛇皮袋,大冷天的脑门直冒汗。

    问他去哪,支支吾吾说回乡下看老娘。"

    肖锋捏着手机的手紧了紧,金属外壳硌着指节,心中暗自思忖:李昊果然要对阿强动手了,绝不能让他们得逞。

    他望向窗外,河面上有白鹭掠过,翅膀尖沾起一片碎金,水波荡开的涟漪一圈圈扩散,如同棋局的余波。"让老张和小陈跟着,送他回去。"

    他顿了顿,又补了句,"再派个女同志,帮他查查老母亲的病历——上回他说老太太有哮喘,可别耽误了。"

    电话那头的王所长愣了两秒,随即笑出声:"明白,我们一定'贴心'护送。"

    挂了电话,肖锋转头就看见苏绾似笑非笑的眼神。"李昊让阿强消失?"她指尖敲了敲桌面,节奏轻缓却带着压迫感,"可阿强要是'恰好'在乡下生了病,或者'恰好'想起更多细节......"

    "总要给人留条出路。"肖锋低头整理着材料,指尖抚过纸页边缘,嘴角却勾了勾,"毕竟,说谎的人最怕真话。"

    下午的阳光斜斜照进镇政府大院时,周梅正蹲在文旅局档案室的地上。

    她撕了一半的文件散在脚边,碎纸片像雪片似的落进垃圾桶,窸窣声在空荡的房间里格外刺耳。

    可越撕越心慌——昨天还堆在第三排档案柜的"非遗推广"项目合同,今天竟不翼而飞了。

    指尖残留着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