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固定资产(求收藏月票推荐票求追读) (第1/3页)
金都花园的新家。
陈秉文站在阳台上,望着远方的天际线,贪婪地呼吸着早晨的新鲜空气。
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空间和床铺,连睡眠都变得格外安稳香甜。
回到屋内,餐桌上已经摆好了汪巧珍准备的早餐,热气腾腾的白粥配上几样小菜,简单却散发着家的温暖。
“老爸,老妈,”陈秉文在餐桌前坐下,一边拿起筷子一边开口,“有个重要决定要跟你们商量。”
陈国富和汪巧珍停下动作,看向儿子。
“我打算把咱们陈记所有的生意,正式整合起来,注册一家公司,陈记食品有限公司。”
“公司?”陈国富放下碗,眼中带着一丝疑惑和好奇,“就像电视里那些大商行?”
“对,但又不完全一样。”陈秉文解释道,尽量用父母能理解的语言,“我们不是那种老牌的大公司。成立公司,就是把我们现在所有的东西,长沙湾和观塘两个食品厂、九龙那些流动餐车点、旺角中环那几家标准店、还有咱们家糖水的配方、陈记这个招牌,全都归拢到一个正式的名头下面。”
他顿了顿,看着父母:“以后签合同、跟银行借钱、甚至招人,都用这个陈记食品有限公司的名义。
好处是做事更规范、更有信誉,别人会更看重我们,长远来看,公司的牌子也会比单个的糖水铺、工厂值钱得多。”
汪巧珍脸上浮现出担忧:“阿文,搞公司......听着就挺复杂的,手续很多吧?是不是要花好多钱?”
“妈,麻烦是肯定有的,花钱也是要花的,比如注册费、律师帮忙办手续的费用。”陈秉文耐心解释道,“但这笔钱花得值!它是咱们陈记从小打小闹的铺子,变成正规大企业的敲门砖。
有了这个公司的身份,以后咱们想找银行贷款扩大生产,或者跟大商场谈合作,都会容易得多,人家也更愿意相信我们。
这笔投入,将来一定能十倍百倍地赚回来,让陈记更上一层楼!”
陈国富看着儿子眼中那份熟悉的坚定,点点头:“你说值得,那就肯定有道理。你放手去做,老爸支持你!”
汪巧珍虽然没怎么听懂,但也舒了口气露出笑容:“妈也不懂这些,你拿主意就好,别太累着。”
吃过早饭,陈秉文叫上高振海来到了中环一家口碑颇佳的会计师事务所,德信会计师事务所。
接待他们的是一位叫方文山的资深会计师,年约五旬,头发一丝不苟地梳向脑后,看起来精明干练。
“陈生,高生,久仰大名。《港岛商报》的报道很精彩。”方文山说着客套话,示意陈秉文和高振海落座。
“陈生在电话里提及想成立食品公司,资产规模不小,需要专业的评估和架构设计,请详细说明一下。”
陈秉文将准备好的清单递过去:“方会计师,这是陈记目前的所有经营性资产清单,包括两个食品厂、三十个标准化流动餐车、五家陈记糖水站标准店、核心糖水配方、‘陈记’相关商标、顺达物流的独家配送合约价值等。
请您团队进行专业评估,并协助完成公司注册流程。”
方文山接过清单,仔细浏览,眼中闪过一丝惊讶。
他本以为只是一个新兴的糖水品牌,没想到资产如此扎实,商业模式清晰且有复制潜力。
“陈生规划得很周全。关于公司架构,我建议采用港岛本地注册的有限公司,创始人控股,未来方便引入战略投资或考虑上市。
同时,核心配方建议以技术秘密形式许可给公司使用,并签订严格的保密协议。
商标注册必须马上启动,进行全类别保护,尤其是食品饮料类,防止被人抢注。”
“正合我意。”陈秉文点头,“商标注册和专利申请也请贵所一并代理。‘陈记’这个品牌名称,以及我们的招牌设计,都要注册。
核心配方,比如改良版陈皮红豆沙、芝麻糊、以及即将推出的椰汁西米露、杨枝甘露,能申请工艺专利或外观设计专利的,都要申请。
这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必须用法律武器保护好。”
“没问题,陈生深谋远虑。”方文山赞许道,“我们会整理好所有申请文件。公司名称‘陈记食品有限公司’,您确认无误的话,我们今天就启动核名和注册流程。”
“确认。麻烦方会计师了,越快越好。”陈秉文深知时间就是金钱。
方文山微笑着点点头,““陈生,恕我直言,单从这份初步的资产结构来看,贵公司存在一个对长远发展和资本市场认可度而言相当关键的隐患。”
“隐患?方会计师请明讲。”陈秉文身体微微前倾,神色专注。
方文山拿起陈秉文交给他的资料,说道:“您目前最大的两项资产,长沙湾和观塘的生产场地,性质上都是租赁而非自有。
这意味着,在财务报表上,这些支撑您实际运作的核心厂房,其价值体现会大打折扣。”
他抬头看向陈秉文,语气带着会计师特有的严谨:“陈生,如果您的目标是长远发展甚至上市。
那么,资本市场的投资者,尤其是那些看重实业根基的机构,在评估一家食品制造企业的价值时,会非常看重其‘固定资产净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