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重生香江:从糖水铺到实业帝国 > 第34章 泰国之行(求收藏月票推荐票求追读)

第34章 泰国之行(求收藏月票推荐票求追读)

    第34章 泰国之行(求收藏月票推荐票求追读) (第2/3页)

    参观工厂的过程让陈秉文的心沉了下去。

    生产线相对老旧,卫生条件只能说勉强达标,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椰香,但隐约夹杂着一丝不够新鲜的酸味。

    工人操作随意,品控几近于无,流程形同虚设。

    “陈老板,我们的椰浆品质绝对一流!”巴颂拍着胸脯,“价格嘛,好商量!

    比金象肯定便宜!您要多少?我们产能充足!”

    他热情地推销着,但当陈秉文提出要查看详细的原料来源记录、检测报告等证明时,巴颂的笑容变得有些僵硬,顾左右而言他。

    进口椰浆如果没有这些文件,港岛海关都过不去。

    见此情形,陈秉文心里微凉。

    不过转念又想,虽然巴颂的椰浆没有相关证明,但如果价格便宜,他可以花钱在曼谷找一家代理机构,把海关要的证明弄好。

    只要总的花费不多,也是可以接受的。

    可是接下来在谈价格的时候,巴颂的价格确实比金象低8%,但要求一次性签订一年的独家供应合约,且预付款比例高达60%。

    独家供应陈秉文怎么可能答应。

    巴颂的条件看似价格优惠了8%,但一年的独家合约捆绑住手脚,60%的预付款更是将资金风险转嫁给陈记。

    更别提那令人堪忧的品控和遮遮掩掩的态度,这样的供应商,如何能支撑陈记产品的品质招牌?

    “巴颂经理,”陈秉文放下手中的样品。

    那罐暹罗金椰的椰浆颜色略显浑浊,香气也不够纯粹。

    他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态度,“我们对合作伙伴的要求,不仅仅是价格。

    品质的稳定性才是长期合作的基础。

    贵厂的品控流程,恕我直言,无法达到陈记的要求。

    独家合约和60%预付款更是无从谈起。

    如果贵方能拿出切实的改进方案和诚意,我们可以考虑小批量试单,建立初步的信任。”

    巴颂脸上的笑容彻底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被冒犯的倨傲和不耐烦。

    他显然低估了眼前这个年轻港商的眼光和胆魄。

    “陈老板,”巴颂的声音冷了下来,带着一种爱买不买的轻蔑,“我的椰浆品质非常过硬,无论销到哪里都抢手!我这个价格已经很给面子了。

    您要是要求这么多,那请自便吧。

    不过我要提醒您,错过我这里,别的地方可没有这么好的货。”

    他挥挥手,一副送客的架势。

    陈秉文没有丝毫犹豫,干脆利落地站起身:“既然如此,打扰了。祝您生意兴隆。”

    说完,他对阿昌和塔纳蓬示意了一下,转身便走。

    一次失败的谈判,但至少明确了暹罗金椰绝非良选。

    “陈老板,别灰心。”塔纳蓬在车上安慰道,“攀牙这边鱼龙混杂。颂帕老爷那边,才是真正的好货色,信誉是出了名的。”

    “直接去清迈!”陈秉文点点头,目光投向车窗外飞速掠过的热带雨林。

    从攀牙辗转前往清迈湄林县,又是一段漫长而颠簸的旅程。

    当车子终于驶入颂帕椰园的范围时,陈秉文疲惫的精神为之一振。

    眼前的景象与攀牙的工业区截然不同。

    连绵起伏的丘陵上,是望不到边的、排列整齐的椰林。

    高大的椰树郁郁葱葱,在阳光下舒展着巨大的羽状叶片,沉甸甸的椰果簇拥在树冠下,透着勃勃生机。

    空气清新湿润,弥漫着青草、泥土和淡淡椰花的清香,一扫旅途的燥热与烦闷。

    然而,当汽车颠簸着驶入那片被高大椰林环抱的区域,停在那座充满南洋风情的平房办公室前时,陈秉文的心猛地往下一沉。

    办公室门口悬挂的牌子没变,还是那块朴拙的手写木牌“颂帕椰园”。

    但一辆印着“泰丰食品”Logo的崭新冷藏货车正停在门口,工人们忙碌地将一个个密封的银色金属桶装上车。

    陈秉文非常肯定,那些银色金属桶就是装椰浆的桶。

    办公室门口,一个穿着泰丰制服的中年泰国人,正与一位身材精瘦、穿着亚麻衬衫的老人交谈。

    陈秉文一眼就认出,那老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