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广交会(求月票推荐票求追读) (第3/3页)
的特性,率先在北美市场掀起包装革命,彻底改变了碳酸饮料的流通格局。
而此时内地,既没有一条食品级PET树脂生产线,又缺乏制造瓶子的设备。
甚至连相关的技术和人才储备都没有,想要生产PET瓶,根本无从下手。
想要解决PET瓶价格上涨的问题,必须多管齐下。
“这样,你立即做两件事:第一,让凌佩仪在日本当地寻找PET瓶吹瓶厂。
既然原油价格和运输成本都在涨,我们就地生产PET瓶能省下不少运费和关税。”
“第二,”陈秉文思索片刻,开口说道,“启动与这三家供应商的长期合约谈判。
虽然他们倾向浮动定价,但我们可以提出一个折中方案:以当前油价为基准,设置价格调整区间。
油价波动在一定范围内由我们承担,超出部分再由双方分摊。“
方文山接话道,“这个方案可能会比纯浮动定价更有优势。
不过,我们需要先做详细的成本测算。”
“尽快完成成本测算。”
陈秉文点点头,吩咐道。
“我这就去安排。”
说完,方文山转身急匆匆的离开。
方文山离开后,陈秉文刚拿起PET瓶成本报告,准备仔细看看。
桌上的电话就响了。
“喂,我是陈秉文。”
“陈生,下午好,我是华润的李国伟。”电话那头传来熟悉的声音。
“李经理,你好。”陈秉文微微有些意外。
“没打扰你吧?”电话里,李国伟的声音听起来非常热络。
“没有,正看文件。李经理有事?”
“是这样,”李国伟笑道,“我们华润本周末在富丽华酒店办个自助酒会,算是为下个月的春季广交会提前暖场,联络下感情。
请了不少本港工商界的朋友,食品、纺织、电子、玩具各行业都有。
陈生如今是食品业翘楚,务必赏光啊。”
陈秉文心中一动。
华润的面子自然是要给的,但他更看重的,是这场酒会背后所代表的、进入内地市场的巨大契机。
而这一切的核心钥匙,便是广交会。
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俗称广交会,自1957年春季创办于广州以来,便是中国对外贸易的唯一窗口和晴雨表。
广交会每年举办春秋两届,汇集了全国各地的优质出口商品,吸引着全球各地的商人。
对于意图进入内地市场或寻找内地供应源的港商、外商来说,广交会是建立高层级关系的绝佳场合。
华润作为主办协办单位之一,其组织的会前酒会,更是提前筛选、对接资源的高端平台。
李国伟此时邀请,并特意提到“为春季广交会暖场”,其深层含义不言而喻。
况且,这种场合也能结识港岛工商界人士,为后续发展打下人脉基础。
于是,陈秉文爽快的答应下来:“李经理亲自邀请,我一定到。具体什么时间?”
“周五晚七点。请柬我下午派人送过去。”
“好,多谢。”
李国伟顿了顿,意有所指的又加了一句:“对了,陈生,王建军先生那天可能也会过来。”
陈秉文立刻明白了。
这不仅是联谊,或许还有别的深意。
他不动声色的回应道:“那真是太好了,有一阵子没见到王先生了。”
“那就说定了。周五见。”
“周五见。”
放下电话,陈秉文微微有些出神。
李国伟最后那句看似随意的补充,在他脑海里反复回响。
华润在港岛的酒会,王建军这个身份的人物露面,本身就带有一定的信号。
而且,此时西南边陲,十几万官兵正在暴打南越猴子。
在这种关键的时刻,王建军来到港岛,不得不让陈秉文浮想联翩。
他靠在椅背上,脑海中试图将各种碎片信息拼凑起来:西南的战事、华润的酒会、王建军南下、以及李国伟最后那句意味深长的提醒
这几件事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内在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