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重生香江:从糖水铺到实业帝国 > 第152章 内地建厂!(求月票推荐票求追读)

第152章 内地建厂!(求月票推荐票求追读)

    第152章 内地建厂!(求月票推荐票求追读) (第3/3页)

担忧的语气说道:“李经理,你这个提议很有见地。

    不过在内地设厂,地皮、人工、政策这些.”

    “这个你放心。”李国伟笑着拍拍他的肩,“华润可以帮着牵线搭桥。

    我们在宝安县有关系,找地建厂都能帮着协调。

    你要是真有这个意思,下周我可以安排人去实地考察。”

    紧接着,李国伟再次补充道:“今天这个酒会的目的,一是为了春季广交会预热。

    另外一个,就是向大家宣传'三来一补'政策。”

    陈秉文听了李国伟的话,顿时心中了然。

    原来华润举办这场酒会,不仅是为了联络感情,更是要扮演政策宣讲者和桥梁的角色,为即将到来的改革开放和“三来一补”政策铺路。

    他笑着说道:“原来如此。

    不瞒李经理,我对内地这个新政策确实很感兴趣。

    不瞒你说,原料运输和成本确实是我们的一大痛点,如果真能在宝安设厂,那简直是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

    华润愿意牵这个线,对我们陈记是天大的好事!”

    李国伟见陈秉文的反应,笑容更真诚了:“陈生果然是做实事的人,那咱们就说定了,下周去宝安实地考察!”

    “一言为定!”陈秉文毫不犹豫的答应下来。

    “一言为定!”

    李国伟也笑着回应道。

    说完,两人相视一笑大有惺惺相惜之感。

    就在这时,陈秉文注意到一辆劳斯莱斯轿车平稳地驶入酒店门厅。

    车门打开,一位戴着黑框眼镜、气质沉稳的中年男子从车上下来。

    一见到这人,华润公司的几位高层立即快步上前迎接,态度显得格外热情。

    李家成!

    陈秉文心中一震,虽然前世在财经新闻中见过无数次这位商界传奇的照片,但亲眼见到真人还是第一次。

    此刻的李家成约莫五十岁上下,戴着标志性的黑框眼镜,气质沉稳内敛,看起来已经颇有气势。

    陈秉文注意到,华润几位高层的态度明显不同于对待其他宾客。

    他们迎上前去的步伐更快,笑容更真诚,握手时身体微微前倾,明显可以看出对李家成的重视。

    华润此次酒会主要是为春季广交会预热,按理说以李家成主要从事地产开发的业务范畴,似乎与进出口贸易的直接关联并不大。

    即便是宣传“三来一补”政策,李家成现在的塑料花工厂,也已经基本完成产业转移,似乎没有必要专门来参加这个以贸易为主题的酒会。

    总不能真的请李家成去内地建房子吧!

    “这位不是长江实业的李家成先生吗?”

    想到这里,陈秉文略带疑惑地向身旁的李国伟小声询问道。

    李国伟闻言微微一笑,低声解释道:“正是李生。

    不过,他现在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华夏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的董事。

    而且不瞒你说,我们华润正与长江实业成立了一家合资公司,合作开发天水围的地产项目,所以今天特地邀请他过来。”

    李国伟的解释让陈秉文恍然大悟。

    李家成担任过华夏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中信前身)董事他知道。

    但是,与华润成立合资公司开发天水围,要是李国伟不说,他还真不清楚,李家成居然和华润有过这么深的往来。

    “原来李生还有这层身份,”陈秉文若有所思地点点头,“难怪华润如此重视。”

    华夏国际信托公司(中信前身)是内地改革开放后成立的重要窗口公司,李家成去年刚去燕京参加了十一庆典,今年就被邀请出任董事,意义非凡。

    陈秉文远远看着李家成与华润高层谈笑风生的场面,不禁在心中冷笑。

    这位未来的华人首富果然深谙左右逢源之道。

    一边与内地保持着良好关系,担任中信董事,与华润合作开发地产。

    另一边,又在港岛与汇丰银行关系暧昧,与英资财团往来密切。

    最终,既为未来进入内地市场成功铺路,又几乎空手套白狼般收购和记黄埔,可谓是机关算尽,好处占尽!

    确实令人叹为观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