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重生香江:从糖水铺到实业帝国 > 第161章银团贷款(5K,求月票推荐票求追订!)

第161章银团贷款(5K,求月票推荐票求追订!)

    第161章银团贷款(5K,求月票推荐票求追订!) (第2/3页)

顶尖的财务顾问机构,不会因为不能入股就拒绝送上门的优质业务和可观顾问费。

    他们清楚陈记的潜力,能参与进来,对他们也是有利可图的事情。”

    他一边说,一边将桌上那份刚刚仔细审阅过的财务报表推向方文山。

    “方总监,你回来的正好。

    财务部报过来的这是第一季度的财务报表,想必你也看过,接下来我们商量一下收购屈臣氏’和‘买壳上市’两个项目的资金,具体该怎么筹措。”

    方文山作为公司的财务总监,财务报表的每个数字他都了然于心。

    “陈生,这份报表确实令人振奋。”

    方文山翻开第一页,手指落在几个关键数据上。

    “单单功能饮料这一项,每个月日本市场就能贡献九百万港币左右的毛利润,加上东南亚和港岛本地市场的五百万,这就是一千四百万。

    而且,陈生您看这个趋势,”他指着销售曲线,“随着市场认知度提升,这个数字还在稳步上涨。”

    陈秉文点点头,笑着没说什么。

    不过心里却暗自腹诽:“这才哪到哪,陈记要是像前世奥地利红牛那样,转向更高溢价、更轻资产的品牌运营模式,只掌控品牌、配方和营销,将生产大量外包,毛利率还有进一步提升的巨大空间。”

    “再看瓶装糖水,”方文山翻过一页,“从78年每月只有几万港币毛利开始爬坡,到现在所有市场加起来,每月也能稳定贡献四百万左右的毛利润。”

    两人将各项收入与成本支出合并计算后,得出结论:进入79年4月,陈记食品的月度净利润已经稳稳站上了一千两百万港币。

    “这意味着,”方文山深吸一口气,有些兴奋的说道,“陈生,仅凭我们现有业务,年化净利润将超过一亿四千万港币!

    这个盈利水平,已经超越了很多在港岛上市多年的老牌企业了。

    而且我们的增长势头丝毫没有减弱的意思。”

    是啊,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太骨感!

    财务报表上清晰的记录着,截止到1979年4月,陈记账上还可以动用的资金就有2400多万。

    2400万港币可用现金!

    “文山,这么可用现金,无疑是一笔巨款,足以让很多商人感到满足。”陈秉文一点没有因为这么多钱而激动,反而冷静的说道,“但对我们将要铺开的棋盘来说,这点资金,还是显得单薄了。”

    方文山立刻明白陈秉文所指,他们之前早已反复推演过,要顺利完成海外市场深度布局、收购屈臣氏、借壳上市,还有规划中的纸杯奶茶等新产品研发,以及应对必然随之而来的国际巨头竞争.哪一项都不是小数目。

    尤其是收购屈臣氏,估计需要1亿到1.5亿港币,借壳上市的相关操作和资金准备也需要0.3亿到0.5亿。

    这样算下来,总共至少需要准备1.5亿到2亿港币的现金。

    陈秉文靠在椅背上,看向方文山道:“靠现有利润滚动发展,当然稳妥,但速度太慢。

    资本市场的机会窗口转瞬即逝,速度,往往就是决定成败的生命线。

    我们必须找到一条更快获取资金的途径。”

    两人的话题自然引向了融资渠道的选择。

    方文山沉吟片刻,说道:“获多利这边,虽然接下了顾问的活儿,但汇丰系的底色和他们内心深处对控制权的渴望,始终是根刺。

    与他们进行股权层面的深度绑定,风险太高,犹如与虎谋皮。”

    陈秉文赞同道:“没错。

    即便只是让他们做顾问,也要警惕他们通过各种方式将影响力渗透进来,这是英资机构惯用的手法。

    我们需要的是资金和专业的服务,而不是一个潜在的‘太上皇’。”

    他的目光随之落在办公桌一角,那里放着秘书阿丽精心准备的美资银行资料,涵盖了花旗银行、摩根士丹利、高盛、美林等顶级投行在港岛的基本情况和亚太区负责人信息。

    陈秉文拿起那份资料,分析道:“英资在港岛树大根深,但正因为根基太深,规矩也多,思维更倾向于当‘主人’而非平等的‘伙伴’。

    而美资则不同,它们更看重清晰的财务回报和长远的战略布局,对介入企业日常经营、争夺控制权的执念,远不如汇丰系那么深。”

    方文山接话道:“而且,陈生,还有一个关键点。

    随着内地改革开放的信号越来越明确,这些美资巨头无不渴望能敲开这片广阔市场的大门。

    支持一家像我们陈记这样,已经通过东莞设厂与内地建立起实质性联系、且潜力无限的华资企业,对他们而言,其战略象征意义和未来可能带来的巨大间接回报,甚至可能超过一笔贷款本身的利息收入。

    这会是他们非常看重的一点。”

    陈秉文赞赏地看了方文山一眼,他的这位得力助手已经跟上了自己的思路。

    “说得很好。

    所以,我们的融资方向,应该重点考虑美资银行。”

    他的手指在花旗银行、摩根士丹利、高盛这几家的简介上点了点,“我在想,与其单独找一家银行谈判,费时费力,不如步子迈得更大一点。”

    这个问题方文山没来之前,陈秉文就思考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