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十八节 旧友(求月票、追读!) (第2/3页)
的这一批人,正赶上了一个出生高峰期,也使得他们子弟校初八一级(高八四级)前后这几届的学生都面临着就业的巨大压力。
这前后十年厂子弟校毕业的子弟起码是好几百上千,但这一两年厂里一直不招工或者零零碎碎地招那么十个八个,使得厂里边许多子弟都面临着无班可上无处可去的难题。
“打台球?要不去滑旱冰?”马成友笑呵呵地建议道。
“这么热,谁他妈去滑旱冰啊。”毛勇立即否定了后边一个建议,“打台球也可以,要不去俱乐部跳舞?周末人不少,周围来的人也不少,……”
毛勇用心领神会的笑容引来宋德红撇嘴,“建峰厂(812厂)和红星厂(815厂)来的都是男的多,都是来钓我们厂里这些纱妹儿的,人家都是上班了的,……”
一说起上班,几人都沉默了。
没工作是大家内心的隐痛。
哪怕是有厂子弟身份,可你现在就是一个待业青年。
谁也不知道你啥时候能招工进厂,在人家有工作的人面前,你就低人一头,就连厂里的纱妹儿人家也未必愿意和你一个待业青年处对象。
张建川也感受到了这份无言的尴尬。
他算有工作,但是只能算半个,联防就是一个临时工,就算是毛勇他们也都知道,不是长久之计。
张建川一样需要等着进厂,只不过他更难,还得要等到他哥进厂之后才能有机会。
“算了,要不就去打台球吧,别进了舞厅,请不动女孩子,那才丢脸。”张建川建议道。
张建川的建议获得了其他几人的一致赞同。
张建川内心叹息,看样子这帮家伙对于在女孩子面前丢脸还是很在乎的,而没有工作对大家的自尊影响很大。
厂里的台球室是由最早的克郎球室发展来的。
86年以前厂里都是流行打克郎球,那时候下班之后都纷纷扛着球杆站在台子边上,聚精会神地瞄准,击球,然后或遗憾叹息,或兴奋挥手,那象棋棋子一样的球子在球盘里撞来撞去,格外带劲儿。
但这两年随着美式台球的出现,立即就风靡了起来,迅速取代了克郎球,成为了新宠。
台球室就在俱乐部斜对面,是一排平房,原来是二食堂。
随着新的二食堂建好,这里就改成了克郎球室,然后演变成台球室。
但克郎球仍然保留着几张桌子,只不过打克郎球已经成为中老年职工的兴趣了,而年轻人都已经赶美式台球的时髦去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