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偶要传宗接代 > 第77章:拓业新图

第77章:拓业新图

    第77章:拓业新图 (第2/3页)

孩子的脚印,以后要印在咱们没去过的地方呢。” 沈知意笑着用指腹蹭了蹭砚欧的手心,那里的光流还在轻轻跳,“说不定他会带着秦桑姨的雪顶艾草去美洲,让那边的棉花染上雪山的气;带着卡鲁的赤铁矿去南洋,让海岛的椰丝布也有非洲的暖。到时候这贸易网,就能织得更密些,把整个地球都绕住。”

    砚欧似懂非懂,小手在账本上拍得啪啪响,光流被他拍得溅起细碎的金点,落在 “苏州” 两个字上,像给家乡盖了个闪亮的章。林砚看着儿子认真的模样,突然想起自己第一次跟着商队出海时,也是这样对未知的世界充满好奇,手里攥着周老染匠给的染版,像攥着整个世界的钥匙。

    苏茉翻到账本中间,那里夹着张厚厚的桑皮纸,上面是秦桑从青州寄来的香料清单,字迹清秀,还画着小小的艾草和藏红花图样。“秦掌柜说,关外的蒙古部落派了使者来,想和咱们换染布。” 她指着清单末尾的批注,“他们愿意用最好的驼毛换,说那些驼毛在戈壁上晒了三年太阳,暖得能焐化冰雪。”

    林砚凑近看,清单旁还有行小字,是苏茉用红笔添的:“光流试过,驼毛与龙涎香相融极佳,染后布面会泛珍珠光,御寒力增三成。” 他摸了摸那行字,突然笑起来:“这又是个新开始。就像当年在非洲沙漠里,卡鲁教会我们用赤铁矿固色;在佛罗伦萨的草田,老织工教我们等露水的时辰。只要愿意走,总有新的手艺在等着,总有新的颜色要相遇。”

    沈知意抱着砚欧走到窗边,指着院墙外的河道。几艘商船正顺着运河往码头去,帆布上印着 “林记染坊” 的水纹标记,在阳光下像一群游动的鱼。“你还记得咱们第一次把水纹布运到威尼斯时,那些商人都觉得不可思议吗?” 她转头望着林砚,眼里的光像染布上的光流,“现在他们却会主动来问,有没有新的花纹,能不能掺点非洲的红、波斯的金。”

    “因为他们知道,咱们的布上不只有颜色,还有故事。” 林砚走到她身边,视线越过河道,望向更远的地方,“青州的雪顶艾草带着雪山的清,扬州的水纹裹着运河的润,非洲的赤铁矿烧着草原的热,欧洲的金线缠着地中海的光 —— 这些不一样的故事缠在一起,才成了别人抢不走的好手艺。”

    苏茉突然想起什么,从账房的抽屉里翻出个木盒,里面装着些新收的染料样本:关外的驼毛灰、南洋的苏木红、美洲的胭脂虫粉,每种粉末旁都贴着小纸条,记着产地和特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