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回 终于回襄阳 不是欢迎啊 (第2/3页)
其实想想也知道,他们从北方逃难过来,金人肯定会想方设法留下壮劳力。
剩下的老弱妇孺,金人还嫌它留着费粮食呢。所以能逃到这里的难民,八成都是老弱病残。
不过为了答谢他们,宋宇还是给他们安排了去处,那就是将在襄阳,抄没出来的那些地契。
索性,做了顺水人情,全都散发给了这丐帮。宋宇顺水送的人情,并未想要得到报答,但他不知道,从这一天开始,自己在枣阳干的事,竟悄然传播开来,一时听到的人都成了太子故事迷。
这,还真多亏了丐帮除了要饭之外得另一项特长,那就是走街串巷说快板。
宋宇又给枣阳发了军饷粮草,留下了孟宗政的其中一个儿子守备枣阳,这才带领来时的众位兄弟,和孟家父子等人,向着襄阳而去。
但是在临走前,还是留下了命令,要他们善待接纳从北方逃难而来的百姓,好生安置,没钱了,没粮了,没地分了。就直接来襄阳取。
相较于来时的队伍,这宋宇回襄阳的队伍,足足扩大了近二十倍。多出来的,便是枣阳附近没有田地的流民。这三天来,宋宇是到处张榜,招揽附近的流民,为的就是把襄阳得田地,分给这些逃难而来的百姓。就这样,浩浩荡荡二十万人的流民队伍,簇拥着当朝太子宋宇的大旗,缓缓向襄阳走去。
襄阳一面,自打宋宇走后,余阶这些日子来,可没闲着。就在宋宇走的第二天,这襄阳竟然流言四起,而这流言,竟然说什么史嵩之赶着大批牛羊,又去舔金狗主子腚眼去了。
仅仅半日,整个襄阳便开始人人骂娘,局势颇为紧张。好在余阶不是个糊涂人,一看势头不对,立马想出了对策,那就是拿出宋宇留下的印信,四处张榜,说明了**,驴群,其实是太子与金人开战的坐骑。而且名言,只要等个十数日,定然真相大白。这才暂时稳住了襄阳百姓的怒火。
而余阶也不知是懵对了,还是怎的,宋宇回来的这天,正好是第十天。只见余阶手里拿着宋宇写来的书信,欣喜不已,赶忙叫上了留守的一众人,老早便来到了北门等候。
哪知这余阶,一等就等到了黄昏。才迎来了宋宇那一眼望不到边的难民队伍。
余阶看着这狼狈不堪的流民队伍,心里十分好奇,三步并作两步跑了过去,拉住宋宇那头黑白相间的花毛驴,关切的问道“;殿下,你可回来了,再不回来,小弟可镇不住这襄阳百姓激动的心情了!”
宋宇拍了拍脸上的尘土,笑着说道“:余老幺,十数日不见,可想死本殿下了。”
言罢,宋宇跳下了驴背,却见襄阳北门内挤满了百姓,心中疑惑,指着襄阳北门内站立的百姓说道“:这些百姓,为何全都在此处?”
得,看来宋宇还什么都不知道。
余阶听宋宇问起此事,忙说道“;不瞒殿下,你走后的第二天,这襄阳便乱成了一锅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